又双叒叕嗓子疼,大人小孩都中招!
2024-05-23 21:22

“全国这拨是什么病毒,喉咙痛死了!”近日记者注意到,不少网友表示“刀片嗓”又双叒叕来袭,不仅是大人,家中小孩也都中招。

专家表示,网络上广泛热议有新型病毒引起“刀片嗓”,其实并不是由新型病毒引起,大都是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成人比较容易感染鼻病毒、腺病毒,而孩子大都是因为疱疹性咽峡炎。专家提醒,戴口罩、勤洗手、加强通风仍是预防关键。

图片

 网友发帖“吐槽”

“感冒发烧、嗓子疼的病人确实是感觉比平时要多一些。”23日,刚结束门诊的南京市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朱丽莹医生告诉记者。

她回忆,最近接诊到的很多病人在新冠病毒、甲流、乙流等核酸检测中都为阴性,但这并不代表“刀片嗓”是由啥新型病毒引起。“绝大多数的病人还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常见的鼻病毒、腺病毒这些感冒病毒。”同时,经常发扁桃体炎的患者在病毒感染以后也会继发化脓性扁桃体炎,这也是造成不少人嗓子“又双叒叕”痛的原因。

朱丽莹直言,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本身就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气温变化得比较快,很多人加减衣服不合适,还有开风扇、空调等等习惯都会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

据了解,鼻病毒、腺病毒作为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并没有特殊的抗病毒治疗方法。记者也发现,网络上有一些标有“腺病毒”的自测试剂盒,销量不少。出现了感冒发烧嗓子痛,是否有必要自测?对此朱丽莹认为,鼻病毒和腺病毒即使检测到,也没有相应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方法和普通感冒相同,同时自测也不排除结果不准的情况。“所以不需要特别去测。即使要测,我们觉得还是测新冠或者甲乙流这些有特效药的病毒,如果阳性可以有其他的治疗方法。”

不仅是成年人,嗓子痛在儿童中也来势汹汹。南京市儿童医院感染科田野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最近接诊到小朋友的“刀片嗓”大都来源于疱疹性咽峡炎。据悉,这是一种咽峡黏膜出现疱疹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与手足口病同属肠道病毒感染,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型。专家介绍,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好发于春夏季“六一”前后,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常常表现为急性发热、咽峡部疱疹溃疡,咽喉痛、头痛、厌食、流延、并常伴有腹部及四肢痛等。

记者注意到,在网络上也有不少家长晒出孩子经过检查结果是猩红热,对此田野主任表示,目前接诊的猩红热患儿仍是少数。他介绍,猩红热是由 A 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会有咽痛表现,其并发症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严重危害青少年身体健康,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猩红热,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猩红热的主要表现是发烧几天之后咽痛,身上会出现很密集的红色皮疹伴有瘙痒,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猩红热的可能性,一般大孩子中多一些。”

专家提醒,在呼吸道感染高发期,建议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外出去人流量比较密集的地方都佩戴口罩。同时,应注意日常勤洗手、加强通风。如果有同住的家人出现了症状,应注意避免密切接触。

不幸中招“刀片嗓”,建议适当少量多次增加饮水量,湿润口腔以及咽喉部位黏膜,同时注意保护嗓子。专家称,大部分病毒性感染7-10天可自愈,无明确有效抗病毒药物。若确诊新冠病毒、流感病毒感染等有针对性抗病毒药物的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抗病毒治疗。若单纯病毒性感染,不建议使用抗菌药物。需要提醒的是,出现明显的咽喉部不适,发热、咳嗽症状持续1周以上无缓解或加重应当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