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荔枝网评:抓住关键力量,“乘数而上”赋能新质生产力
2024-05-25 15:53

特约评论员/周军

八闽大地,数字潮涌。5月24日至25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本届峰会将主题定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对当前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精准把握。闽江之畔,八面来风。共赴这场“数字之约”,不仅是一场对未来的“碰撞”,更是全国各地数字化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江苏省作为主宾省参会,在数字化领域的突出表现与独特实践,将为本届峰会增添更多亮色。

如何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本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被赋予厚望。回答命题,江苏有答案。去年底,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选取工业制造等12个行业和领域,推动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试点先行,重点突破”,成为这一行动的关键一招。我们看到,“弄潮”数字,“鱼米之乡”当仁不让。新年伊始,江苏省数据局正式挂牌,这是2023年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后,第一个成立的省级数据局。乘“数”而上,江苏当好数字化建设“先行者”,迈出了逐“浪”数字的关键一步。坚决的改革之举,彰显着对未来的把握。江苏以改革手笔建强机构,所看到的,是数据要素的价值愈发凸显的当下,谁抓住了数字机遇,谁就为高质量发展装上“强引擎”。

从数年前的“互联网+”到如今的“数据要素×”,从数字基建到数字经济,从数字政府到数字乡村……江苏为何总能“快人一步”,激起一朵朵令人目不暇接的“数字浪花”?数字江苏,经济大省,越“数”越精彩,创新是江苏打开“未来之门”的关键“秘钥”。《2023数字江苏发展报告》显示,江苏省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超5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1%左右,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8年全国第一。沉甸甸的数字“果实”,背后是江苏种好“创新种子”、密织数字产业、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坚实脚步。从打牢数字基础,到强化数字社会治理,再到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江苏统筹排好数字要素的“兵”,布设数字江苏建设之“阵”,让数据要素充分涌动起来,立起了独具辨识度的“江苏样板”。

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一幕幕“微缩影”展现着这些年江苏“乘数而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写意。手机“慧”种田、数字技术成为“新农具”、直播方寸小屏连着“田间地头”和市场端头,江苏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达67.2%,新质生产力扎根广阔田野间。江苏告诉我们,就连“不起眼”的农业也能“高精尖”。如果说,制造业是经济的“压舱石”,而“数字”则代表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趋势。江苏作为制造业强省,制造业是其“看家本领”,规模多年保持全国第一。推动制造业与数字“深融”,让两者相互促进、彼此成就,江苏同样有着自己的 “打法”。从出台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到聚焦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大力实施“十大工程”,打造数字化转型的“集群”;再到充分发挥南京、无锡、苏州、常州等地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装备等产业优势,培育更多的“链主”企业,厚植“苏字号”数字产业家底……不同场景中的江苏实践,无不透视着江苏深挖数据要素价值、用创新锤炼“看家本领”、以新质生产力锻造发展新优势的“江苏路径”。

拥抱数字浪潮,抓住关键力量,就能逐浪新蓝海,扶摇直上九万里。数字江苏何以“新”?关键做到了“新”中有“数”。一步一台阶、一种一收获。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行进至第七届,跃动着“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脉搏。向“数”要价值,向“新”要动能,从一域到全局,从数字江苏到数字中国,蓄势向“新”迈出的每一步,都靠近无比壮阔的未来。(周军)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