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增益高质量“引擎”,文博蓄力向“新”行
2024-05-25 15:54

 以文会友,以展带商。日前,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正在进行时”。共赴“文博之约”,见证汇聚了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00家海外展商的热情参与,线上线下同步展出超过十二万件充满创意的文化产品。

“云梯二十级,一阶一进境。”眼下,这场为期五天的“文博盛宴”,在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都市中如火如荼地展开。从地道的美食展示,到匠心独运的文创精品,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演绎,文博会以丰富多彩的形式,绘制出一幅中华文化的瑰丽画卷。科技与文化在这里交融,传统与现代在此刻碰撞,展现出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与无限的生机。据悉,本届文博会,以创新为引领,文化科技、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的佼佼者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文化发展的新路径。特别是AI大模型发布推广区的设立,更是成为本届文博会的一大亮点,预示着文化产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正为文化出海开辟新的航道。在这里,大家不仅领略到了文化产业的多元化魅力,更见证了文化市场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文博会的影响力和规模不断扩大,得益于全国各地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对多元化、个性化和高质量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如今,文化产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据悉,本届文博会吸引了历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以及海内外超220家头部文化企业参展。既包括华为、腾讯等行业“顶流”,也汇聚了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文化产业“新势力”,代表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新消费”等新型业态,展现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气象。随着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逐年攀升,推动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由之路。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我们应当积极作为,把握机遇。为了不断完善现代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各类文化市场主体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其快速发展。同时,我们还要紧跟新时代文化消费的新趋势,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以创新驱动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旅游、铁路交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和创新消费模式。以创新性开发和转化特色文化资源为突破口,持续打造文化精品,拓展文化发展的新领域,从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满足感和幸福感,巩固文化基础,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文博会,必将在新征程上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呈现文化中国充满创新创造活力的百川汇流、气象万千,激荡起中国式现代化的澎湃浪潮。(苏瑞)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