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丝绸之路驼铃声声,今有中欧班列车轮滚滚。
25日8时40分,伴随着汽笛声在西安国际港站响起,X8157次中欧班列缓缓启动,一路向西驶向波兰马拉舍维奇。
至此,中欧班列“跑”出开行新纪录:累计开行9万列!发送货物超870万标箱,货值超3800亿美元。
这一纪录,是中欧班列成长为亚欧陆路运输新干道的有力见证,也是中国与世界经贸往来愈发紧密的生动缩影。
更硬核——
2016年至2023年,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由1702列增加到超1.7万列,年运输货值由80亿美元提升至567亿美元;开行万列所需时间由开行之初的90个月缩短为现在的7个月……
在国内,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满洲里、绥芬河、同江北六大口岸出境的西、中、东三条运输主通道运输能力大幅提升,时速120公里图定运行线已达87条,联通中国境内122个城市。
在境外,巩固和稳定既有入欧主要通道的基础上,跨里海、黑海的南通道新径路成功开辟,目前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3个城市,以及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欧亚全境。
更有料——
打开第9万列的货箱:镍钴锰酸锂、汽车配件、百货、液晶显示板等货物装得满满当当。
从开行初期的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IT产品,中欧班列的运输货物品类目前已逐步扩大到服装鞋帽、汽车及配件、日用百货、食品、木材、家具、化工品、机械设备等5万余种。
“带货”种类日益丰富,更多定制化班列不断推出,邮政物资、木材、茶叶、食用油、新能源汽车等特色专列提供着高品质的国际物流服务。2023年以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成为中欧班列运量新的增长点。
运得多还得跑得好,中欧班列的运行品质也在迈上新台阶。
当前,时速120公里中欧班列最大编组辆数和牵引质量分别提高到55辆、3000吨,单列平均运量较开行之初提升34%以上,中国与欧洲间铁路运输时间较开行之初普遍压缩5天以上。依靠铁路快速通关业务模式,中欧班列全程通关效率和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
更给力——
看看沿线国家的变化:中欧班列让更多电子产品、家电、新能源汽车等“中国制造”以更快速度、更优价格到达欧洲的同时,许多新的物流、工业、商贸中心和产业园区随之涌现。
因为中欧班列的开行,德国杜伊斯堡港吸引了上百家物流企业落户,创造了2万多个就业机会;波兰马拉舍维奇口岸站业务量成倍增长,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与此同时,义乌小商品通过中欧班列销往世界各地,黄山茶叶、永康五金等地方特色产品也走出国门……
中欧班列还带动了我国内陆城市对外开放,一些不靠海不沿边的城市依托中欧班列,逐步发展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例如,重庆外向型产业产值实现年均30%增长,郑州现代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得到有力支撑。
中欧班列的开行为沿线国家的百姓带去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为国内企业“角逐”海外市场打开了一条便捷通途。
未来,“钢铁驼队”越织越密和越铺越广的线路图,将扩展越来越大的“朋友圈”,创造更多新机遇。
策划:陈芳
统筹:邹伟、王敏
记者:唐诗凝、樊曦、夏晓
编辑:杨丽萍、苗夏阳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