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邗沟、春风十里、烟花三月、春江花月夜,品读《中国诗词大会》第十场总决赛的扬州元素
2024-05-26 14:04

上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迎来第十场总决赛,本场主题为“在路上”。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发现,总决赛赛场涉及到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众多元素,含“扬”量超高,再一次佐证了扬州“被诗词浸润”的风雅古城的地位。

烟花三月下扬州

大运河以扬州为起点,从唐诗中解读扬州在唐代的独特地位

“行旅”在路上,诗词大会评委郦波老师来到扬州。在古邗沟的石碑前,郦波说,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这里开掘了大运河的最早一段——邗沟。遥想当年,他肯定没有想到,当他挖起第一锹土的时候,他打开的是一条影响了中国国运2500年的南北大动脉;更想象不到的是,这一条本来是运送兵马的河道,后来变成了世界上含诗量最高的大运河,“唐宋时期的诗人南来北往,十有八九都会经过这里。他们在这里浅斟低唱,慷慨放歌,大运河承载了他们的希望和孤独,也传递着他们的友谊和幸福。”

紧接着,郦波抛出问题:“在以下哪一联诗中,作者行走的路线,要取道大运河经过扬州呢?”在“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寒雨连江夜如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三句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经过扬州去汴京(河南开封)写下的,为正确答案。郦波说,这题的关键在于南北大通道,“中国的水路,东西向最重要的是长江,南北向最重要的是大运河。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大融合太重要了,扬州在唐代被誉为‘扬一益二’,因为它不仅占着长江黄金水道,还是大运河黄金水道的枢纽,所以扬州在唐代的地位独一无二。”

郦波教授

“在我心中运河是有格局的。”评委康震老师说,格局是一层层变大的,一开始的目的就是军事,之后升级为以政治为目的的大运河,它沟通的水系也越来越繁复。到了京杭大运河的时候,五大水系(长江、黄河、海河、淮河、钱塘江)都被连通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大一统王朝的格局。到后来,随着运河格局的不断提升,它改造了中国的自然地理和文化地理,改造了运河沿岸和它所连通的自然水系的两岸生态,使得中国古代政治地理、文化地理经济地理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扬州是杜牧的青春路,也是无数大唐诗人的青春之路

第二环节,诗人与地名的双向转盘中,参赛选手何坤宇抽到的题目为“杜牧与扬州”。首先需要答出杜牧与扬州的相关诗句,何坤宇脱口而出:“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紧接着,第二题提到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是一句大家熟悉的诗句,但是,这句诗是在杜牧初到扬州时写的,还是离开扬州时写的呢?何坤宇给出的答案是,离开扬州去往长安之时。

杜牧与扬州的不解之缘

评委蒙曼老师点评说,“我刚看到题目就觉得特别好,春天嘛,可不就得走到扬州去嘛,烟花三月下扬州,咱们走大运河之路到了扬州。”蒙曼说,这首诗名为《赠别》,是杜牧在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任上待了差不多两年之后,要回到长安去当监察御史,所以离开扬州,沿大运河北上。杜牧是少年才子,到了扬州,留下众多诗篇,成了扬州最好的代言人。后来黄庭坚也写道,“春风十里珠帘卷,仿佛三生杜牧之。”是杜牧的扬州,也是扬州的杜牧,两者相互成就。

蒙曼老师点评

主持人龙洋问:“可不可以说,扬州是杜牧的青春之路,长安是他的职业之路或者是梦想之路?”郦波答,离开扬州的时候是青春梦的终结,李白也是如此,他写下《送孟浩然之广陵》,说“烟花三月下扬州”,那是无数大唐诗人的青春扬州路。可是李白、杜甫、孟浩然都曾经蹉跎在长安道,所以,“一条蹉跎长安道,对应一条青春扬州路”。人生虽然总是在路上,但是路和路的风景竟是如此不同。

“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最美广告词当晚三度出现

之后的飞花令环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再次出现;唐代扬州籍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也出现在选手的诗单中。

在选手申昊和何坤宇激烈的冠亚军争夺战中,康震老师出了四道作画题,其中一题画中人物凭栏远眺、登高赋诗,一叶孤帆渐渐远去。寥寥数笔,便将诗句的意境刻画出来。该题的答案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选手申昊抢答成功。这首流传了千年的诗句,成为春日扬州最美的广告语,也是当晚第三次出现。申昊在最终抢答环节的角逐中越战越勇,夺得本季中国诗词大赛冠军。通讯员 王鑫 林倩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