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头条】六万元出!大四女生网售龙图腾毕设作品,引来近百万网友围观
2024-05-26 20:08

“毕设撤展了,学校不收,便宜出!”近日,网友“丢了个大丢”在社交平台发布出售毕设作品的信息引发关注,上千位网友为她出谋划策,有网友留言:“要说独家珍藏、绝版设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这位网友,她叫张昕冉,今年22岁,是北京服装学院大四学生,目前正在为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回望》寻找买家。张昕冉称,这是一个由龙图腾与二十八星宿元素相融合的作品,寓意着四季更替,“回望”时光千年。“售价6万元,能保本就可以了。目前收到十多位买家的询问信息,但因为作品体积太大导致运输成本过高,最后都没有成交。”

女孩网上售卖毕设作品

上千网友在线支招

谈到在网上售卖毕业设计作品的事情,张昕冉笑着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不久前学校的毕业设计展撤展,自己的作品要如何处置成了难题。“我的雕塑作品底座宽3米,高近2米,学校也没有地方给它长久安置。把它运回家也不方便,就想着在网上发一下,如果能有人买当然最好了。”

图片

张昕冉在社交平台发帖出售毕设作品

张昕冉的发帖很快引来近百万网友关注,有千余名网友给她留言。有网友说:“龙很有气势,可以找景区或者商圈问问。”有网友建议:“喷上金漆,放在公司门口非常合适。”也有网友建议:“往餐饮行业推销,摆在店里做装饰。之前看到有个店家特地定制了龙雕像放在店里,很多人特地去打卡。”

张昕冉称,自从在网上发布出售信息后,已经有十多位买家联系她,还有一位海外买家想要购买,但因为运费需要几十万元,最后没有成交。“还有一些潮玩店的店主以及私人收藏家找过来,但都因为东西太大,最后没有卖出去。”

张昕冉告诉记者,由于她的作品尺寸太大,导致无法放进毕业设计作品专用的展厅展览,只能放在外面。“我当时在想这个作品也许最后要走废品回收这条路了,没想到会在社交平台上有那么大的浏览量,感谢大家对我的毕业设计作品的认可。”

图片

张昕冉接受紫牛新闻采访

针对张昕冉在网上售卖毕业设计作品的事情,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吕江,他也是张昕冉的导师。吕江说:“学生是创作者,版权在他们手中,毕业设计作品可以售卖。”不过,他表示,如果学生的毕业创作有课题、基金项目支撑或者学校投了钱,那么私人不可以处理。

两个月拿出近30个方案

完成毕设的过程困难重重

张昕冉今年22岁,老家在安徽铜陵。她从初二开始学习艺术,大学在北京服装学院公共艺术设计专业就读。去年8月,她开始构思毕业设计作品方案,两个月时间拿出了近30个方案。她拿着这些方案找对应的工厂询问报价,最终筛选出两个可行的方案,到了11月才完善好最终方案。

张昕冉坦言,大学四年里没有做过一个能落地的大型实体方案,很多时候都在做课程作业,靠建模完成方案,“毕设作品是我唯一一个落地的方案,我想追求更好的效果。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所以选择做与此相关的作品。”

谈及毕设作品的寓意,张昕冉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社会生活之中。传统农耕文明时期,东方的苍龙便是一方的灵性神兽,护佑生灵万物。她想通过跨媒介艺术方式的表达,将传统雕塑和由交互灯带组成的东方二十八星宿相互融合,代表传统与未来的交织,时光流转的更替,“回望”时光千年。

图片

张昕冉的毕设作品在户外展览

张昕冉告诉记者,制作毕设作品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自己获得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兼职挣的钱及父母的补贴。她最初考虑过作品完成后的运输问题,但如何和工厂沟通、如何搬运、如何落地展览、如何安置等都成了她后来遇到的难题。

今年春天,张昕冉非常忙碌,她要在北京、南京、合肥、铜陵四地奔波。制作雕塑的工厂在老家铜陵,她每周要去工厂看制作进展;她要抽时间到南京找工作;不时返回北京与导师沟通;她请了木工师傅为雕塑制作底座,还要挤出时间到合肥与木工师傅沟通,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设计过程中压力大到“哭鼻子”

花费6万元,希望能保本售出

张昕冉坦言,完成毕设作品的过程中,常常因为各种意外导致情绪崩溃。她表示,多亏了导师的支持和鼓励,自己才能一步步渡过难关。导师吕江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昕冉在压力大的时候会哭鼻子。“作为导师,要理解包容孩子的情绪,合适地引导她,带她走出情绪的漩涡。”

吕江表示,作品的着色和底座让张昕冉感到了巨大的挑战。“给雕塑着色,工期很长,除了要使用专业喷枪设备外,对涂装技术也有一定的要求。她以前完全没有做过这些,我怕她操作不好,后来让她选了一种便捷、简单的涂料。”

图片

张昕冉完善毕设作品

吕江称,雕塑的底座暗藏玄机,有一个可转动的机械装置,并带有光元素,“小姑娘没有学过机械方面的知识,她要独立解决这些事情,面临不少困难。对我也是一个考验,不过最终都解决了。”

在吕江的印象里,张昕冉的执行力非常强,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历年都有学生做大体量作品,学校领导和导师都是鼓励支持的,我们会尽力帮助他们完成这个事情。昕冉看起来瘦瘦弱弱的,小姑娘能完成这么大体量的作品,并且跨媒艺术做得很不错,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图片

导师吕江与张昕冉的作品合影

据张昕冉介绍,当毕设作品开始展览的时候,展厅没有那么大的空间,只好放在户外。“有一天北京下暴雨,我当时在南京找工作,听到后很着急。我的作品之前一直存放在工厂里,现在放在户外,很怕被雨淋后会损坏,赶快请同学帮忙搭帐篷。好在作品的质量过硬,承受住了暴雨的侵袭。”

“我的作品制作成本大概5万元,之前从安徽运到北京花了不少运输费,加上我的人工费,我想卖6万元左右,保本就可以了。”张昕冉称,制作毕业设计作品的过程中,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时候,你才知道面临哪些困难,以及你还要学习的地方。”张昕冉告诉记者,她在大学时兼职做全媒体运营方面的工作,毕业后想在南京发展,也想找一份类似工作,学到知识后再自主创业。

紫牛新闻记者|闫春旭

编辑|万惠娟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和视频素材:记者拍摄,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