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南京中考成绩的揭晓,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情况,合理填报志愿。6月30日,扬子晚报特别推出“乘风启航·2024南京中招面对面”系列直播,本场我们特别邀请南京市金陵中学副校长邢启华,为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支招。
“拔尖创新”落地见效
建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五大学科竞赛与南大全面对接
金陵中学创办于1888年,至今已有136年办学历史,多年来,金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栋梁,2020年9月,南京大学金陵中学正式挂牌,金中成立南大班,同时也聘请学校1968届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祝世宁为首届金中南大班的名誉班主任。2023年3月金陵中学通过了江苏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的现场考察评估,并于同年9月启用金陵中学江心洲校区,正式开启一校两址的办学模式。
在直播中,南京市金陵中学副校长邢启华介绍,“一代代金中人恪守‘诚真勤仁’的校训,在各行各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作为南京市的头部高中,离不开出类拔萃的成绩。近年来,高三学生通过江苏省综合录取的人数位居全省前列,2022年位居全省第一。纵观金中的历届的学生,不仅学得好、考得好、录得好,后续发展更好!”
邢启华介绍,学校对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再整合、再开发,建构了“金陵中学分级融通的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此外,学校与中国科协、高校长期合作提供进阶课程,为不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高端资源,满足学生创新实践的发展需求。“我们相信理科分组实验百分百和每个人拥有一次的科创实践经历能够让金中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学科竞赛方面,金中坚持竞赛实行零基础的制度,每个年级都实行主教练负责制,校内也经开展“吴仲华杯”学科的竞赛,并且在年级的管理中为有学科竞赛意向的同学留足时间和空间,给他们创造了一些绿色的通道,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南京大学的五大学科的学院也全面的对接了金中的学科竞赛,尤其是南京大学的各个学院都组建了一支有学科竞赛获奖经历的学生的辅导团队,他们全面负责我们金中学科竞赛的辅导和答疑,为金中学生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双高培养”走在前列
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据了解,近几年金陵中学在各高校的综评和强基方面始终保持强大优势,这跟学校双高合作模式的开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邢启华介绍,学校的双高合作已经是学校的一个办学特色,金中高校加高中的联合培养、贯通培养的模式已经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最前列。“金中认为,高中的责任不能只关心我们的学生能去哪里,还要关注学生到了高校之后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我们与南大、东大的合作除了之前提到的准博士培养站和未来卓越工程师的项目,我们和南大在原有合作基础上,开展了‘1+1+8’联合培养模式,重点实验室共建共享,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培养。南京大学的电子学院全面入驻金陵中学的科技创新的课程基地。同时我们也邀请南大的专业老师,全学期每周系统授课,帮助我们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拥有高品质的校园生活。”
关于考生与家长关心的两个校区教学管理问题,邢启华校长也做出了解答:“江心洲是我们的一个校区,不是分校,且与金中共享所有的资源,包括高校的优惠政策,从各个方面确保新街口校区和江心洲校区同频共振,‘新心’相印,‘新心’向荣。”
填报支招
金陵中学两校区分别招生,共用同一个招生代码,新街口校区招生计划为500人,江心洲校区的招生计划470人,比去年增加90人,两校区共计招生970人。两校区均设置南大班、星光班和实验班,今年,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还在原有的南大班基础上,结合竞赛特色增设了南大A班。感兴趣的学生与家长可以到金陵中学的新街口或江心洲校区登记并了解最新招生资讯。
扫码回看直播
见习记者 徐彬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晨
导播:戎毅晔 熊越 罗暤 吕志
拍摄:罗暤 朱信智 于房浩 高一鑫 庄建剑 张华玮 朱思琪
主播:周欣 刘梦琦
视觉:范林珍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