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蛋是蛋类的承重冠军!”“长颈鹿的头上触角不止两个!”.....整场探秘之旅亮点不断,干货满满!8月12日晚上6点半,20名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走进苏州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在科普科工作人员陈晶的带领下,小记者们化身“小小探险家”,与动物们进行了一次难忘的“亲密互动”。
当天晚上6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热情的小记者们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提早在门口耐心等待,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活动正式开始后,陈晶用生动的语言为小记者们描述着如何区分天鹅种类。她指着湖中的天鹅说道:“给大家几个选项,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黑天鹅,大家来猜猜看正确答案是什么呢?”“看它的羽毛颜色肯定不是黑天鹅!”“应该也不是小天鹅。”小记者纷纷讨论起来,随后,陈晶根据天鹅的面部特点进行介绍,教大家如何识别天鹅。
“现在看到的是疣鼻天鹅。你们知道吗?它就是你们小时候听的《丑小鸭》故事的原型!”瞬间,惊叹声在人群中响起,小记者们的脸上充满了好奇。“太有趣了!”来自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南校区 )的金岚欣在活动中表示,没想到眼前的这只美丽的天鹅,竟然和小时候听的故事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
优雅的火烈鸟、高贵的丹顶鹤、独特的蓑羽鹤......让整场探秘之旅看点不断!记者看到,每到一个区域,小记者们就会纷纷举起相机,记录下这难得一见的画面。“大家可以看到,这是狼群之首。”陈晶拿出手电筒指向一处。”哇!一双闪着绿光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烁,它正在看着我们!”小记者们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凝视着独自趴在石头上的狼王。陈晶解释道:“狼虽然是群居动物,但每个狼群都会有一位首领。现在我们看到的那块石头,正是狼王的‘专属地盘’!”在看过狼群之后,陈晶还为小记者们讲述了一位狼妈妈“即便截肢也依然坚强地孕育并抚养了多胎狼宝宝”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小记者。
随着探索的深入,小记者们还近距离接触到了老虎、猞猁等夜行性动物,陈晶通过讲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揭示了它们为何选择在夜晚活动的“秘密”。“刚刚看到的狼就是夜间动物!”“他们喜欢在夜间捕猎!”小记者们在互动过程中,积极举手提问,表达着对自然界的好奇与热爱。值得一提的是,当走到食草区看到园内悠然自得的大象时,陈晶告诉小记者们,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特别介绍了大象保护的重要性,呼吁大家共同关注并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的行动中来。“长大了要成为保护环境的小使者!”一位小记者激动地说道。
“参加完这次活动,我感觉自己收获满满!”来自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南校区)的郑雨豪告诉记者,这次夜探动物园太有趣了,并表示每个人都应该尊重自然,保护动物!
实习生 陈小林
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主持人 徐泽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周晓青
校对 李海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