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今夏“热情似火”助力莲藕大丰收,扬州一藕农“保守收入”逾千万元
来源:紫牛新闻
2024-09-08 11:30

“今年夏季气温特别高,人体感难受,但是对水生植物莲藕特别有利。今年长藕,赚了。”9月8日,来自“中国荷藕之乡”的扬州宝应县望直港镇南沙村藕农万作知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说,他种的藕一出水,在田头就被客户收走,价格也高。据介绍,老万种藕1万多亩,除去成本,收入就有1000多万元。今年由于天气给力,种藕收入会更高。

图片

藕田边的万作知

一步一个脚印地打拼,“种藕小能手”成为“万亩藕王”

据了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宝应掀起莲藕种植热潮,万作知的父亲万兆荣带头种藕,成了当地的“种藕状元”。已经75岁的万兆荣告诉记者,看到儿子万作知愿意接手种藕,事业越来越大,自己很开心,“种藕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种粮。种藕成本低,一次种植,可以五到六年获得收益。荷藕田还能发展渔业,一劳多得。荷藕对土壤要求低,就算是荒滩,只要稍加改造,建立灌溉区,就能种藕。”

万作知介绍,宝应有一部分藕田就是在荒滩上开发的,既节约了土地资源,又解决了农民增收难题。农民看到了种藕的好处,纷纷种植莲藕。自己从小跟着父亲在藕田里摸爬滚打,正经八百是“泥娃娃”出身。之后经过打拼,将种植面积从几十亩发展到几百亩,如今发展到1万多亩,靠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可以种藕。”万作知自信地说。

图片

感受丰收喜悦

种好莲藕“细节决定成败”,处理好水位问题是关键

万作知说,虽说荷藕对土壤要求低,但要种好,也不容易。莲藕生长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水温、土质,还要考虑肥料的选择,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到,真的是“细节决定成败”:“施肥应该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以免污染水质。要使用有机肥,无公害,这样,就保证了莲藕的健康生长‌。”

万作知介绍,水的管理是关键,“莲藕是一种水生植物,对水质和水位有着特定的要求。种植初期,水位不宜过高,这样有利于藕苗的生长发育。保持适当的水位,有助于莲藕根系的正常生长和养分吸收。随着莲藕的生长,水位可以逐渐提高,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特别是在夏季,由于温度高,水分蒸发快,需要适当加深水位,防止莲藕因缺水而受到影响。而在后期,就应该适当降低水位,促进莲藕的老化和膨大,使它们长得更加饱满。”

“不到黄河心不死”,他在黄河边种了2000多亩莲藕

“干事业就要勇于走出去,搞莲藕种植更是如此。”多年来,万作知在父亲影响下,莲藕种植范围不仅局限在宝应,兴化、建湖、淮安以及安徽、陕西等地都有他种植的莲藕。所到之处,无不受到欢迎。

“我们这里过去荒草地被万老板开发种藕,村民们看到种藕来钱,都跟万老板学习取经,万老板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传授给大家。现在,我们沙沟有100多户群众种莲藕,全镇莲藕种植面积15000多亩。种藕,成为富民产业。”兴化市沙沟镇莲藕种植大户张志标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获悉,6年前,万作知看中了陕西省大荔县黄河边的滩涂。这片未曾开采的沙质土壤让他看得眼热。“不到黄河心不死”,他决定投资改造滩涂,种了2000多亩莲藕。“在黄河边种藕,感觉太爽了。”万作知自豪地说。

老万对记者说,种藕,可以体验四季变化。春天播种,夏天欣赏荷花盛开,秋天收获莲藕,冬天准备来年种植。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乐趣和收获。

图片

紧盯产品品质

一个淘藕一个切藕,这对夫妻跟着万老板干年入15万元

“对待合伙人,要像对待家人一样,绝对不能亏待。”随着莲藕种植规模的扩大,与万作知合作的人越来越多,父亲万兆荣常常对儿子说这样的话。

据悉,种藕过程中,万作知创办了莲馨园食品加工企业,省去了外包环节。“自己种植的莲藕自己加工,既能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又能获得更多收益。”万作知说。

记者了解到,南沙村村民沈志俊一年有8个月在万作知的藕田里淘藕,每天收入400到500元,他妻子也在万老板的莲藕加工厂做洗藕工,每天收入二三百元。这样,沈志俊夫妻俩每天就有七八百元收入。“在万老板这里上班,收入有保障。每年淘藕基本有8个月时间,我们夫妻俩一个淘藕、一个切藕,每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比在其他地方打工收入要高。”沈志俊开心地说。

当地相关负责人说,宝应作为“中国荷藕之乡”,有4.9万人从事荷藕相关工作,荷藕种植面积10万多亩,县外种植面积也超过10万亩。县级以上荷藕加工龙头企业达3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整个荷藕产业链年产值50亿元。作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万作知表示,将继续传授莲藕种植技艺,带领村民们同奔致富路。通讯员 张大华 刘延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徐珩

编辑 陈永辉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