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博物馆有看头| 蛇纹带钩、盘蛇玲珑球……越国贵族这样“与蛇共舞”
来源:紫牛新闻
2024-12-07 22:23

日前,央视发布了蛇年春晚吉祥物,以三星堆青铜蛇等国宝文物为蓝本设计的萌蛇蕴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在南京的博物馆里也有不少与蛇有关的文物。例如南京博物院就收藏展示有出土于越国贵族墓的一系列“蛇文物”。

2003年,无锡鸿山发现了7座战国早期越国贵族墓,这7座贵族墓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墓,并以丘承墩特大型墓为核心,呈扇形分布。根据随葬品的等级和规模,专家又确定了越国贵族的五个等级。这是我国第一次较完整地揭示越国贵族墓葬在同一墓地中的分布规律。其中,丘承墩特大型墓中就出土了三件代表性的“蛇文物”。

一件原始青瓷悬鼓座口径达9.4厘米,座径为31.1厘米,高18.8 厘米。这是乐器悬鼓的底座,它胎色灰白,外施青绿色釉,座身为覆钵状,上贴九条堆塑的盘蛇,中有管状插孔,插孔上下饰细密的水波纹。资料显示,无锡鸿山越国墓共出土钟、钲、铙、磬、编钟等青瓷乐器近400件,堪称种类齐全的地下乐器库。礼乐文明来自中原,而蛇元素装饰则与江南地区环境特点有关,两者的结合体现了中原文化与吴越文化的交融。

图片

原始青瓷悬鼓座

另一件琉璃釉盘蛇玲珑球,堪称丘承墩特大型墓的标志性发现。它由8条活灵活现的蛇相互缠绕、盘旋在一起,中间形成镂空的球形,并由非常漂亮的琉璃釉来装饰。目前尚未在其他同时代墓葬中发现过同类器物,因此备受关注。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何文竞在《也谈“蛇形玲珑球形器”的功能》一文中对“玲珑球”的功能提出了几种推测。一是用来束发的冠,且其器身镂空,方便于插戴发簪和结冠缨,下部圈足形也适合套戴于发髻之上。二是该墓四件“玲珑球”出土的位置所围成的范围,基本上与一个人独坐的小榻大小相当,大约古代一人独坐的席也是这样的尺寸。“玲珑球”可能是一种席镇。三是“玲珑球”也有可能是一种帐座,木质痕迹有可能是为了增加其稳定性而在其内部嵌放的木芯,顶部的圆孔可以用来插帐杆。

图片

琉璃釉盘蛇玲珑球

还有一件蛇凤纹玉带钩长5.8厘米,宽3.7厘米,为青白玉质地,局部受沁呈黄褐色,半透明。带钩由钩首、钩身和钩钮三部分组成。钩首弯曲,作蛇首回首状,减地浮雕的蛇首双目凸出圆睁,蛇身阴刻鳞形纹、细斜线纹,并间以浅浮雕谷纹和斜方格纹。其外框为透雕的四凤,四角向内出尖喙凤首,又有四蛇身与四凤相连,圆形蛇首穿过中心的圆环与外框相接,作游动状。据介绍,蛇凤纹玉带钩属葬玉范畴,代表了吴越地区最高等级的贵族身份。

图片

蛇凤纹玉带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