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三新”青年,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泰州新闻网
2025-05-03 20:26

 2025年是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今年5月4日是第76个五四青年节。五四精神薪火相传,青年号角弦歌不辍。对新征程上,以“新思想”开拓认知边界、以“新行动”突破技术壁垒、以“新作为”重塑产业格局——这正是“三新”青年的精神内核,他们正以创新为笔,在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上书写时代答卷。

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里,1995年出生的张明带领团队研发出全球首款动态重构类脑芯片,团队三分之二成员年龄不超过30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项目组,35岁以下成员占比85%,团队与农业企业合作开发的微藻培养技术,已转化为高原地区的新型氧气补给设备……当“三新经济”贡献值突破GDP总量的17%,当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万家大关,一个鲜明的时代命题已然浮现:“三新”青年正以“新思想”引领技术变革,用“新行动”攻克关键领域,借“新作为”推动成果转化,成为撬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点。

突破疆界,新思想驱动未来。新时代的发展之路是一条布满荆棘却也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征途。华为前“天才少年”稚晖君仅用3个月就研发出可量产的智能机械臂控制系统,其背后是对传统机械设计范式的颠覆性思考;比亚迪年轻工程师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让动力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升50%,源于对材料科学和工程结构的创新认知。这些青年科技工作者以“新思想”突破“卡脖子”技术,用硬核创新为企业锻造核心竞争力,在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他们正以实际行动践行创新理念,为中国的产业升级和转型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协同共创,新行动重构生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生态的共建共享。极飞科技通过无人机与AI技术革新传统农业,以“共享无人机+智慧平台”推动全球农业数字化升级,服务超千万农户;奥北环保用“互联网+智能回收”重塑垃圾分类,借助用户激励与产业闭环实现资源再生,打造循环经济新范式。这些“新行动”打破了行业固有逻辑——“三新”青年以技术为矛、理念为盾、模式为链,打破传统产业边界,构建开放协同的新生态,展现了青年创新者重塑经济社会的先锋力量。

数据赋能,新作为编织价值。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三新”青年以数据为纽带,编织责任与效益共生的价值网络。吴新通过签约结对、村企共建等形式建立37个电商直播扶贫站点,助力386名贫困户增收,对接135个农产品项目,带动销售额达5323.65万元;杨序锡等乡村青年以数字化工具推动农业转型,2024年锦屏县网络零售额达7465.05万元,同比增长23.84%,助力产业升级与农民增收。这些“新作为”不仅解决了社会痛点,更创造了经济与社会的双重价值——青年一代正用系统思维编织责任与效益共生的价值网络,让创新成果真正服务于人民福祉。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三新”青年的创新实践已超越个体奋斗的范畴,演变为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澎湃动能。他们以新思想锚定方向、以新行动突破桎梏、以新作为定义价值,既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迁的技术引擎,又是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架构师,更是绿色低碳革命的先锋队。当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在创新坐标系中找到人生坐标,当企业创新生态与青年成长周期形成共振,高质量发展的交响乐必将奏响更激昂的乐章。(苏冬芩 袁鹏艳)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