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9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4%,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全球经贸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为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结构优化升级,外贸动能更强劲。观察外贸数据,量增质升的特征愈发鲜明。从产品结构看,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9.5%,占出口总值比重超六成,集成电路、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表现亮眼,印证了中国产业链的提质增效。与此同时,一般贸易占比稳步提升至64%,加工贸易与保税物流同步增长,折射出我国贸易方式的持续优化。民营企业以56.9%的占比扛起外贸“半壁江山”,其6.8%的增速更凸显市场主体的蓬勃活力。这些变化表明,中国外贸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跃升”,创新驱动与结构升级成为核心引擎。
市场多元开拓,开放合作拓新局。面对传统市场需求波动,中国外贸以主动布局打开新空间。前4个月,我国对东盟、中亚五国进出口分别增长9.2%和9.9%,周边国家经贸纽带持续加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区域经济合作的红利加速释放,为外贸增长注入新动能。与此同时,中欧班列、跨境电商等新通道与新业态蓬勃发展,推动中国与全球市场的联结更高效、更多元。这种“深耕周边、巩固传统、开拓新兴”的布局,既分散了外部风险,也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了“中国增量”。
政策精准发力,稳链强基增底气。外贸稳中有进,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撑。今年以来,从加大出口信保支持到提升跨境物流效率,从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到推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一系列稳外贸政策协同发力,为企业纾困解难、拓展市场提供了坚实保障。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中央部署,通过“组团出海”拓订单、数字化转型提效率、绿色转型谋长远,推动外贸企业稳住了阵脚、增强了信心。正如海关总署所指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宏观大势,为外贸平稳增长奠定了根基。
在全球通胀高企、地缘政治冲突等挑战的高压下,中国外贸“稳”的基础更牢、“进”的动能更足。面向未来,我们需以更大力度推进制度型开放,培育数字贸易、绿色贸易等新优势,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深耕新兴领域,让中国制造与中国机遇更好惠及全球。只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外贸必将在风浪中锚定航向,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