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中国的形象在我眼中变得更加立体丰富”——访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
来源:新华网
2025-05-16 21:11

 

  新华社吉隆坡5月16日电 专访|“中国的形象在我眼中变得更加立体丰富”——访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

  新华社记者王嘉伟 程一恒 毛鹏飞

  “中国的形象在我眼中变得更加立体丰富。”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近期的中国行令他颇为感慨。不同于以往常去的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他这次专程考察云南怒江流域乡村,亲眼见证中国在扶贫减贫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许庆琦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最近在云南省泸水市阳坡村,他看到这个从深山峡谷搬迁的村庄,村民们在政府支持下安居乐业,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里住房整齐,生活设施完备,还有设施齐全的学校,学生们使用平板电脑上英语课。“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这么大的国家能够动员全国力量并做到精准扶贫,实在了不起。”他说。

  许庆琦告诉记者,中国的扶贫注重授人以渔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除物质层面的帮扶,更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帮助人们通过教育和技能提升实现自我发展。他注意到,中国在扶贫减贫过程中重视实地考察和调研,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例如云南山区村民在政府帮扶下种植高品质咖啡豆,沿海地区则发展浅海养殖,这些经验做法值得马来西亚借鉴和推广。

  许庆琦说,中国在扶贫减贫过程中始终贯穿科技创新和绿色理念,科技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缩小城乡差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马来西亚与中国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马来西亚可以借鉴中国的扶贫经验,特别是在农业、渔业和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他说。

  谈及中国式现代化,许庆琦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意义在于中国走出符合自身文化、历史、国情的道路,强调共同富裕,发展惠及全体人民,这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

  许庆琦说,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为世界各国提供新参考。“中国式现代化表明,像马来西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