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江苏各地大小博物馆纷纷上新,众多精彩的展览和活动已经提前启幕。
江苏台记者吴迎旋说:“苏州拥有2500年建城史,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厚,而且这里有130座博物馆。5月17日,这里又添一颗璀璨的新星——苏州考古博物馆。今天是开馆首日,很多市民一大早就来到这里排队,等待着进馆参观。”
馆内藏品以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藏品为展陈底色。崧泽彩陶的神秘纹饰、三国龙首铜熏的鎏金工艺、唐代青釉的活泼色彩,每一件工艺精湛的文物都展现出吴地的文明变迁。馆中陈列的1200件(组)珍稀文物,八成以上首次亮相,这其中最震撼的当属重达90吨的“孙吴1号墓”1:1复原件,每一块墓砖都保留着千年原貌。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博物馆的展览都着重沉浸式揭秘考古人的工作日常。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苏州考古博物馆馆长程义说:“我们按照考古出土的遗址单位一组、一群或者一批的方式来呈现,主要是考虑这件文物能够给大家提供新的知识。”
在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今天也焕新开馆。博物馆以鸿山基群为依托、在已经发掘的特大型战国时期越国贵族墓——邱承墩原址上建成。除了传统静态陈列以外,还依托多媒体技术实现沉浸式互动体验,赋予文物鲜活生命力。
文化学者纪连海说:“能够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不是干巴巴的文物,让我们能够亲身感受到我们的先民就是在这样一块地方在生存、生活。”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全省各地博物馆将举办171个主题展览、409项教育研学活动、107场博物馆“六进”活动以及79个文创活动,带领大众共同感受江苏的文博之美。
在南京,“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15日晚在城墙博物馆启动。现场发布了五月“博物季”南京三大特展,5名在宁高校留学生现场荣获“国际体验官”身份。他们将用自己的真实体验,讲述中国故事。
越南留学生武清翠说:“每个月都来一个博物馆参观,让自己更了解南京的历史。我非常愿意成为南京博物馆的推荐官,向世界各地朋友推荐南京的文化故事和历史。”
常州博物馆开启年度大展“金色海昏——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共计展出刘贺墓出土文物114件(套)。现场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有光彩夺目的藏品与金器饰品,特色文创产品马蹄金冰箱贴、饼金冰箱贴等也供不应求。盐城市博物馆开启“国际博物馆日”特别活动,以“文化盛宴”为核心,打造多元体验场景。
盐城市博物馆企划部活动策划负责人王明欢说:“让大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以看展、探秘、听剧等方式了解历史、学习历史、感受历史。”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吴迎旋 李文骏 李博睿 刘康亮 路明杰 吴帆 黎明 陈一帆 汪舒 刘晓慧 毕然 亓晨 杨尔希
供片台│苏州台 常州台 盐城台
编辑│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