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盯一个字看久了,反而感觉不认识了?竟是因为…
来源:人民网
2019-02-01 18:35

你肯定有过这样一种体验——

 

长时间盯着某个字看,

或者重复写一个字,

就会觉得这个字越写越不认识

想想你被老师罚抄作业的时候……

图片

盯着这张图看1分钟

图片

你是不是就

不认识“哈”了

神经活动被你“玩累”了

盯着一个字看久了,容易产生陌生感,这一现象被称为“语义饱和”。

20世纪60年代,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大脑在接受持续相同的刺激后,会产生神经疲倦。

简单来说,就是大脑的同一个地方一直卖命地工作,高强度运转后疲惫了,出现短暂的“罢工”。

饱和反应从认知神经科学来说,就是一种神经活动的疲劳现象,由于短时间内容,刺激重复出现,导致了神经活动的抑制,不仅是在图像识别上,会产生饱和,我们的听觉、味觉、嗅觉都会。

如果你一直听到嗡嗡的噪音,听久了,不特别注意的话,就好像声音不存在了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神经的“饱和反应”。

图片

而一个字看久了,就仿佛不认识了,就是其中的“语义饱和”,也称为“完形崩溃”,你不断地去问大脑,这个字怎么读,大脑回答了一遍又一遍之后,就会觉得你这个人太烦,抑制了对这个字辨认的神经活动,你就认不出眼前的字。

以色列海法大学心理系教授鲁斯•基姆奇的研究发现,在复杂结构的图形里,整体轮廓和局部元素间的组织关系是同时被感知的,但如果注视的时间超过690毫秒,整体图案的感知要更迟缓些。在某种程度上,看汉字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长时间盯着一个字,由于神经活动会降低,大脑会不由自主地仅能注意到字的某一部分,从而使这个字丧失了整体感,继而对这个字的读音和意义的记忆也会变得模糊。

图片

盯着一个字看能解压

“语义饱和现象”不仅存在于对字的识别上,还包括其他视觉、味觉等多个方面。

比如,我们面对一个熟人或本来已经熟悉的地点,看久了也会觉得陌生。

图片

利用“语义饱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焦虑。

比如演讲焦虑,对那些饱受口吃折磨的人来说,不断地重复一些单词,会使大脑神经疲倦,也可以弱化由此产生的焦虑感。

如果你有时会为“不认字”感到烦恼,可以转转脖子,动动手指,暂时不去看这个字,过段时间再回来看它,就会发现顺眼多了。

来源:人民网 编辑: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