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流感,不可轻信偏方
来源:江苏科技报
2019-02-15 14:45

1 月1 5 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做好流感中医药防控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针对当季高发的流感疫情,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做好流感中医药防控工作。很多人对流感这种病不陌生,但是网上有很多关于中医中药防治感冒的方法却让大家分不清真假。

网传的中医防流感偏方不靠谱
正值流感高发季,网上盛传一些预防流感的中医妙招,其中有一种方法是:喝板蓝根能预防流感。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肺病科主任中医师颜延凤表示,这显然是不科学的。板蓝根并非预防流感的特效药,而且板蓝根味苦性寒,易伤脾气,因此,不宜长期服用。
此外,脾胃虚寒(腹胀食少,腹痛喜欢温热饮食,口中泛清水,大便溏稀,消化不好,手脚和四肢怕冷)的老人、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以及阴虚火旺者慎用;儿童用药应酌减。扁桃体化脓或发热体温超过3 8 .5 ℃或服药3 天症状无缓解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另外还有一种“妙招”是:用洋葱、熏醋消毒预防流感。这显然也是不科学的。颜延凤说,虽然葱蒜能抑制细菌,但其对空气中的病毒作用微乎其微。醋熏房间对某些人群不仅不能防病,还有加重病情的危险。而且挥发的酸性气体对人体的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如果浓度过高、时间过长,在熏蒸的过程中,会让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病人的病情发作或加重,更有甚者会灼伤上消化道黏膜。尤其是对于小孩、老人和哮喘病人等群体,用熏醋防病实在是得不偿失。
轻症患者可参考诊疗方案治疗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流行性感冒医疗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流感医疗救治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辨证论治,尽早应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治疗,努力提高临床疗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 0 1 8 年版修订版)》的“中医治疗”内容中给出了流感轻症及重症的辨证治疗方案,其中的轻症辨证治疗方案,可以按医嘱对证治疗。
首先是风热犯卫型流感。颜延凤介绍,这种流感的主要症状是: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常用中成药有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清开灵颗粒(胶囊、软胶囊、片)、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等。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其次是热毒袭肺型流感。主要症状有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等,常用的中成药有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银黄类制剂、连花清热类制剂等。儿童可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等冲服。
颜延凤提醒,如果出现流感症状,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接受正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对身体造成更大的危害。
来源:江苏科技报 编辑:于丹丹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