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按套内面积交易如何影响楼市:房价会涨吗?
来源:澎湃新闻、北京日报客户端
2019-02-23 22:02

“花了100平米的钱,却只买到70平米左右的房子”,公摊面积曾广受购房者诟病,如今“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被写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一项新规中正式征求意见。虽然未正式落地,但“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会对房地产市场带来何种影响备受关注。

著名房地产政策专家、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珏林对此表示,当前,文件仍是征求意见的形式,还未最终确定,以套内建筑面积进行交易对市场产生的影响有待验证。

那么,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对房地产市场而言,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

会不会让买过房的人资产缩水?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瀚指出,目前,中国的住房自有率其实非常高,虽然大家对房价过高一直诟病不已,但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也都是处于有房的状态。但是公摊面积并不会让已经买房的人资产缩水。

江瀚表示,因为无论是公摊面积还是使用面积,这两个面积计算只是对房地产的单价产生影响,对房地产的总价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举例来说,假设原来100平方米的房子售价在400万,每平方米的单价大概是4万元左右,但是实际上这个房子的使用面积只有70平方米,那么在这次改革之后,房子总价值的总价其实是不变的,但是每平方米的单价将会进行一定的变化,也就是折合成每平方米售价约5.7万元,所以并不会影响大家的实际财富。

而对于已经办过房产证的老房子来说,一般情况下大家的房产证上面都会写明建筑面积和实际套内面积,所以交易的时候,只要根据实际套内面积进行交易就可以了,如果房产证上并没有实际写明套内面积的话,相信房地产部门也会在交易过程中对这个面积进行一个明确的界定,不会对大家的日常生产生活产生什么明显的影响。

取消公摊面积导致房价上涨?

《新华每日电讯》曾评论指出:公摊面积问题积弊已久,越涨越多的公摊面积实质上已经侵占百姓的利益,也损伤了市场经济的公平与公正。近几年,为回应民众诉求,广州、北京等地也开始出现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的探索。人们期待着相关职能部门在研究房产调控政策之时,能正视公摊面积乱象,探索更科学、合理的计价方式,切实保护百姓权益。

而对于大众而言,取消公摊面积是否会对房价造成影响也多有讨论。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指出,“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对购房者而言,只是计价方式有所改变,对房价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江瀚称,自从国家对房地产从严调控之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已经成为房地产的一个主基调。所以各地也都相继出台了对房地产限价的调控措施,此次新规的出台,将有可能对原先的房地产每平米限价进行一定的突破,这个时候就需要各地监管部门密切关注,严防房地产开发商在进行建筑面积与使用面积切换的时候,对原先的房子进行变相涨价的行为,从原则上来看,应该保持这一个房屋总价不变,使用面积与建筑面积切换的一个思路进行。

套内面积计价对谁影响最大?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指出,是否套内计价政策对于购房者实际购房成本基本无影响,主要影响的是部分打着政策擦边球卖低得房率房子的开发商。另外,对于购房者而言,物业费等因为建筑面积衍生的收费也有可能降低。

张大伟称,公摊面积并不是越小越好,不计入面积价格,意味着开发商同样可以提高套内单价,另外如果开发商过度挤压公摊,会导致社区品质下调,包括楼道、会所、大堂等公共面积缩水。

对于购房者而言,张大伟称,套内面积计价影响最大的是期房销售,对于现房和二手房,购房者更容易计价。从套内计算价格看,全国已经有重庆等个别城市落地,的确更有利于购房者,对于开发商而言减少了灰色利益。

取消公摊面积意义在哪?

江瀚表示,取消公摊面积的意义在于,一是杜绝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建筑面积与使用面积之间不同来获取不当利润。二是让所有人真正能够享受到你买房所使用的面积,就是你买房的面积,避免出现我花大价钱买了100平米的房子,实际上居住的只有70平米的这种尴尬境地。

不过,此前业内也有不少观点认为,对未来房产税的出台进行一定的铺垫。

张大伟也表示,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出台套内计价模式,需要考虑之前已经入市的项目如何衔接的政策。从未来趋势看,国内有很多独有、少有的房地产交易现象,比如公摊计价、期房销售、二手房双边代理,这些都随着房地产市场发展有改变的可能性。

  【相关阅读】按“套内面积”交易房价会大涨?其实北京已执行16年

  北京日报客户端2月23日消息,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从昨天(2月22日)晚上开始,这几个专有名词让不少打算买房的小伙伴“疯狂”挠头。

  近日,住建部对《住宅项目规范》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一点:“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正是这句话,在被解读为“告别公摊”的同时,也被一些人认为可能会带来房价大涨。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查阅了目前相关文件,发现北京市新房已经按“套内建筑面积”交易了16年。相关业内专家也认为,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只是不同的计算指标,并不会带来总购房成本的变化。

  先来明确一点,这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是我国住建领域的工程规范,属于标准,而非新政。目前也只是征求意见阶段,离正式执行还有较长的一段时间。

  北京按套内面积卖房已执行16年

  2003年12月1日开始执行的《北京市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办法》中明确,预售商品住宅实行以套内建筑面积计价。在2008年修订时,则进一步明确:新建商品房转让应当按照套内建筑面积计价。

  所谓“套内建筑面积”,是由套内房屋的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和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由此来看,套内使用面积其实相当于套内建筑面积的一部分。

  套内房屋使用面积为套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套内卧室、起居室、过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厕所、贮藏室、壁柜等空间面积的总和;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不包括在结构面积内的套内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面积;内墙面装饰厚度计入使用面积。

  北京新房合同中一直有两个面积

  后来北京执行的现房和期房合同中,均包含了“套内建筑面积”这一概念。

  最新的《北京市商品房预售合同》示范文本、《北京市商品房现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中,既要求开发商把每套房子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写明,同时还要求在计价的条款中,分别按照建筑面积和套内建筑面积计算。

  建筑面积是平时老百姓口头叫惯了的,而套内面积则能更明确让购房人了解屋内面积到底有多大。两个面积相减,便得出来公摊面积。这也就能防止一些开发商在公摊面积上做鬼。

图片

图片

  北京商品房合同示范文本 本文图片均来自北京头条客户端

  期房项目销售前,会按照“一房一价”申请预售证。此后,这套房的价格已经敲定。在住建部门公式的住宅价格等信息里,也会标明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而公摊面积则是由建筑面积减去套内面积。

图片

  北京市一套商品房价格公示

  按套内面积卖房会带来房价大涨?

  其实在16年前,就已经有套内面积计价是否带来房价上涨的传言。当时国土部门负责人还特意解释,采用套内建筑面积计价,表面上看房价上涨了,但由于计价面积的减少,购房人实际负担的总房价款并不会发生改变。

  这一点在北京的卖房合同中也可以反应出来。举个例子,一套总价400万的房子,建筑面积(含公摊)100平方米,单价则为4万元/平方米;而套内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单价就变成了5万元/平方米。

  看似单价从4万元涨到了5万元,但购房人承担的总购房成本依然是400万元,并没有发生变化。

  “是否套内计价政策对于购房者实际购房成本基本无影响,主要影响的是部分打着政策擦边球卖低得房率房子的开发商。”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从套内计算价格看,全国已经有重庆等个别城市落地,的确更有利于购房者,对于开发商而言减少了灰色利益。

  按“套内面积”买房也会有公摊

  在北京出台政策对2003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公布:2003年上半年消费者关于商品房计量方面的投诉为6727件,而其中有相当部分是购房人对公摊面积提出的异议。北京出台政策前一年,重庆已经率先开始实施按套内建筑面积卖房。重庆市在2002年的实际经验表明,按套内面积预售商品住宅,面积纠纷达到了零,而房价的走势基本不变。

  16年前,北京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曾解释,以套内建筑面积计价,并不意味着购房人放弃了共用建筑面积分摊,而是将可以分摊的共用建筑面积随着套内建筑面积权利份额一并转让;竣工后套内实测面积与预测面积发生误差时,按合同约定的方式处理,合同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当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过3%的,购房人有权退房。

  也就是说,套内面积、建筑面积都只是计价方式的一种。无论使用哪种计价方式,都依然会存在公摊面积。即使是已经执行了16年“套内面积”的北京,依然有“公摊面积”。

  至于公摊面积,则是涉及住宅测绘及成本核算的问题。老百姓质疑的是:公摊面积该不该由自己花钱?哪些地方属于公摊?公摊面积如何避免越来越大?想要彻底解决公摊面积的纠纷和质疑,相关部门就应该进一步对公摊面积标准予以明确,而不是这次《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能彻底解决的。

  物业费供暖费按什么面积算?

  16年前,对这个概念已经明确——物业费、取暖费仍按建筑面积收。建筑面积和公摊面积仍在购房合同中同时写明,产权登记和物业管理费的收取等都不受影响。

  装修交房,房价会上涨吗?

  先来明确一点,这次住建部征求意见稿提到的是“城镇新建住宅建筑应全装修交付”。“全装修”不等于“精装修”。一些高端项目(比如别墅),往往才会采取精装修交房,品质更豪华、价格也会更高。

  目前北京的共有产权房、公租房等都被要求全装修交房。全装修交房在其它国家早有先例,既可以提高住宅品质,又可以减少二次污染。同时,开发商统一装修,在装修材料上可以集中采购,成本上要比个人单独装修更低。

  但不可避免的是,全装修交房势必会带来建设成本、购房成本的增加。但这个成本的增加,也不能说一定会带来房价大涨。以共有产权房的全装修为例,相关部门会对装修标准和成本有明确的要求,执行后也没有导致价格大幅上涨。由此来看,未来普通商品房一旦实现全装修交房,也需要住建部门对此有更细致的规范。来源:澎湃新闻、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李燕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