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和海子在同一个诗社,如今是全国高校首家婚姻家庭法律诊所“掌门”
2019-03-07 22:45
扬子晚报网3月7日讯(通讯员 王馨钰 阚鑫君 记者 陈咏)“让我以何种方式/向你表达敬意/若你心中从未有苦难降落/手指没有碰过天上的星光/你怎么懂得天空的翅膀/容得下我的飞翔”……这是诗人李秀华的作品。她曾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作者、著名诗人海子在同一个诗社写诗,但她的主业是法律工作者。她曾花一年时间到监狱做调研,她创办了全国高校第一家婚姻家庭法律诊所,带领学生给全国政协写提案,参与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立法,被聘为联合国法律项目专家组专家。她致力于妇女儿童权益保护35年,免费提供法律援助上万起。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扬州大学法学院李秀华老师。

李秀华老师。馨钰 摄
“大哥,我今天听您讲了这么多,可以感受到,您和大姐平时的沟通可能比较少,这也让你们之间的一些矛盾难以化解。您喝杯水,听我跟您说几句。”这是发生在扬州大学婚姻家庭法律诊所的办公室里的一幕,诊所主任李秀华正在接待一位通过在微信公众号上留言,请求当面咨询的来访者。
“我们的诊所是纯公益性质的,对于遇到婚姻家庭纠纷,但没有经济能力寻找专职律师帮助的当事人,我们诊所的老师与学生将会为他们提供完全免费且专业的帮助。”李秀华说:“我很少特意去统计自己和诊所免费接待了多少当事人,做公益不必太在意具体的数字,关键在于我们会一直做下去。”
这家免费提供婚姻家庭纠纷问题咨询解答和法律援助的法律诊所,是全国高校第一家婚姻家庭类法律诊所。李秀华是扬州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香港大学名誉教授,南京审计大学双聘教授。2017年,李秀华加入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立法组。2018年,李秀华被联合国选为法律项目专家。
有着多重身份的李秀华在别人眼里是一个充满光环的成功女性,对此李秀华却表示自己远谈不上成功,“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无限拓宽我们生命的厚度。”这是李秀华老师在课堂上常与学生们说的一句话。
对她的诊所学生们,李秀华提到最多的一个要求就是要做仁心仁术的法律人,1984年参加工作后,李秀华曾花了一年的时间到监狱做调研,对因为家庭纠纷走上犯罪道路的男女犯人进行研究。李秀华表示,只有了解这些人的生活境遇,才会懂得他们犯罪背后的深层原因,才能更好地预防家庭犯罪,“我的老师曾告诉我们,我们不单单是为了自己在学习,更是为了社会在学习,所以我现在也要为了社会而教育。”
李秀华的婚姻家庭类法律诊所,以诊所式教育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在诊所我们才能真实地接触到当事人,就发现真实的案例与课本上讲的是不一样的,你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当事人在跟你倾诉。”诊所学员邵嫄嫄说。
记者了解到,李秀华在担任扬州市政协委员期间,带领了诊所学员一起撰写反家暴政协提案,提案最终被带上了全国政协会议。李老师和诊所另一位老师曾指导当时的两位大三学生,为一位向诊所寻求法律援助的当事人出庭应诉,两位学生最终赢得了官司。其中一位学生姚辰表示,自己从未想过能在大学期间就有出庭诉讼的机会,这样的经历对他的能力和心理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李秀华的微博私信页面,每天都会有许多网友通过她的微博向其咨询家庭纠纷问题,对于这群素未谋面的陌生网友,李秀华总会给以最耐心的回复与解答。对于部分案情复杂,难以三言两语解答问题的网友,李秀华会主动联系对方,通过法诊公益团队,给予对方更全面更具体的法律援助。
在喜马拉雅APP上,点开一名名叫“若冰”的主播的朗诵页面,有一位诗人“秀”的作品备受她的青睐,这位诗人秀就是李秀华老师。早在大学时期,李秀华就与著名诗人海子在同一个诗社一起写过诗。李秀华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一路走来肯定也有不被理解孤独疲倦的时候,但是不必去抱怨什么,只要坚持到最后,你就会觉得自己的选择不是没有意义,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