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不死!《波西米亚狂想曲》 神级还原“最生猛华丽的20分钟”
来源:扬子晚报
2019-03-18 09:31
到今天,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已在中国内地收获4亿票房。而获得今年奥斯卡最佳男主、最佳音效等4座小金人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将于22日紧接着就在中国内地上映。
17日,《波西米亚狂想曲》在南京举行了点映,这部以世界摇滚传奇皇后乐队(Queen)为题材的电影,把现场很多摇滚迷看得热泪盈眶。
《波西米亚狂想曲》是对皇后乐队、传奇主唱佛莱德·摩克瑞(拉米·马雷克饰)以及他们音乐的致敬盛宴,这是一段充满爱、痛苦、接纳和音乐的旅程。这个殿堂级乐队的从无到有,从疏离到重聚,从低谷到巅峰,仿佛就是佛莱德一生的缩影。
皇后乐队很多乐曲至今仍脍炙人口,仍在传唱。网上也到处都有他们演唱会的视频。要把这样一个乐队的传奇经历搬上银幕,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不仅要真实再现他们的辉煌经历,而且必须展现他们的灵魂,让每一个观众觉得进了影院值。现在看来,《波西米亚狂想曲》做到了,它让我们触摸到了皇后乐队的灵魂——特立独行的精神。
影片中,皇后乐队4名成员第一次和著名音乐经纪人约翰·里德见面时,里德直截了当地问:“皇后乐队跟其他想成为摇滚巨匠的乐队有什么区别?”主唱弗莱迪·摩克瑞回答说:“我们乐队里4个人都不合群,致力于给不合群的人献唱,给那些受排挤默默退出人群,也很确定他们不合群的人献唱,而我们正合他们的群。”弗莱迪·摩克瑞后来又说:“我们不会受到任何限制。没人知道皇后乐队代表什么,因为皇后乐队什么也不代表。”

另外,影片把《波西米亚狂想曲》作为片名,并用创作《波西米亚狂想曲》的过程,来展现皇后乐队的精神所在。1975年,荒凉偏僻的洛克菲尔德农场。他们在这里创作了惊世骇俗的《波西米亚狂想曲》。正如佛莱迪·摩克瑞所说:“用歌剧的规模,希腊悲剧的痛苦,莎士比亚作品的才智,音乐剧无拘无束的喜悦,来做一张摇滚专辑。
让每个人都感到归属感。”过去了40多年,这首歌曲依然让所有的听众叹为观止。这种独一无二的风格,让皇后乐队成为音乐史上的经典,影响了二十世纪后期几乎所有的重金属乐队,为后来的摇滚乐发展指明了方向。弗莱迪·摩克瑞有一嘴龅牙,却能唱出跨4个8度的高音,加上他抓着话筒杆,大幅度夸张的表演风格,瞬间引爆现场,令人耳目一新,成功就水到渠成。

因此,在该片中,你可以看到男主的饰演者,埃及裔美国男演员拉米·马雷克是如何凭演技征服奥斯卡评委而拿到最佳男主角的。
有人曾问他是如何揣摩摩克瑞的风采,他回答说:“我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听他唱过的歌——因为,他的灵魂还在那些歌里。”拉米对角色原型的进行一定程度地还原。
此外,电影中像素级复刻了皇后乐队的最高光时刻——1985年“拯救生命”大型摇滚乐演唱会。超过72000人的温布尔登球场,16个小时,全球19亿观众观看直播,这场被誉为是迄今人类最伟大的、空前绝后的一次表演。这一天,整个世界都弘扬着无私的感情,为挣扎在饥荒中的非洲难民筹集到5000万美元的巨款。即使是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U2、披头士、鲍勃.迪伦,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都仅仅只有一首歌的表演时间,而皇后乐队整整表演了近20分钟,足以证明了QUEEN乐队的世界音乐地位。

《WeWillRockYou》《AnotherOneBitestheDust》《WeAreTheChampions》……“最燃的瞬间”就是对摇滚史上最生猛华丽的20分钟,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了“分子层面”的神级还原。从上场开始,男主角拉米·马雷克就对摩克瑞的每一个动作进行了“像素级”重现,包括每一次挥拳和咧嘴,甚至从板牙和着装。场景中所有可见的物品,小到钢琴盖儿上的那几杯可乐啤酒,大到整座温布利球场,也都和现场录像中的一模一样,摇滚迷在电影院就可以参加一场“大型演唱会”了,而这场演唱会的完美复刻,就是强烈的情怀暴击。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孔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