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满足海外归国就业人才子女接受国际化教育的需求,2017年9月,中锐教育集团与中新集团合作创办了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这是全球首家为海归人才子女、华裔华侨子女以及有意愿接受国际教育的中国学生而特别打造的十五年一贯制学校。
建校一年半来,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双语探究式教学、中西融合创新课程、高端丰富的延伸课程、独一无二的寄宿课程等,赢得学生、家长们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和广泛好评。“我校将在‘根深中华,创新国际’的教育理念,依托创新升级的国际教育,塑造中西教育融合的典范。让孩子在世界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海归人才子女学校中方校长张剑澜表示。
名校印象:
总面积5.7万平米 校园设施高标准
“我们学校立志成为中国化的国际教育典范。”张校长介绍,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民族情怀、创新精神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终身学习者去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全球性挑战。
2018年5月,随着按照国际水平特制的南校区正式投用,海归人才子女学校南、北校区总面积达5.7万平米,包括综合区、教学区、生活区三大区块,配套有游泳馆、剧场、运动馆、餐厅、宿舍等各项校园设施配齐。
校长访谈:
办真正“中国化”的国际学校
张剑澜先后担任苏州教育局高教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处长,曾任苏州市第六中学校长、北外附属龙游湖外国语学校创校校长。2003年,张剑澜开始从事国际教育工作,为苏州引入了一大批国际化教育项目。对于国际教育,他有自己的深刻体会和理解。他认为,“国际教育是一种选择,而不是替代。”
张校长表示,随着海归高级人才大量回流,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子女教育品质有了更高的期望:他们认可国际教育,同时也希望孩子能拥有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成为融通中西的国际化人才。
基于这样的背景,海归子女学校创校团队提出了“根深中华,创新国际”的教育理念,要办真正“中国化”的国际学校,走出“本土弱化”、“脱离背景”的办学误区。“‘深根中华’是核心理念,要让走向世界的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我们的根在哪;然后再在国际的平台上创新,让世界认识中国。”
张剑澜介绍,现在国家大力提倡传统文化进校园,到世界舞台上讲中国故事,海归学校的定位和这些要求完全贴合。“我们的目标是做成将来中国化国际教育的典范,引领中国化国际教育的发展。同时要让我们培养的人才都能知道深根中华的意义所在,在世界舞台上讲述我们中国故事。”
如何让学生有自信和能力在世界舞台上讲中国故事?张校长介绍,学校在中国国家课程的要求下,融入IB的架构和研究方法。“我们主抓课程融合,学生通过探究课程,广泛接触各学科知识,掌握探究的能力,为今后成为完整的中国人,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华文化,理解多元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在世界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自然离不开与世界接轨。在这一方面,外方校长提供的视野和桥梁作用不可或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的外方校长Timothy Fryer,自1990年起曾在5所IB学校工作:法兰克福国际学校(德国)、汉基国际学校(香港)、迪拜美国学院(阿布扎比)、新德里英国国际学校(印度)。他致力于双语国际教学的探索,博士论文曾研究普通话和英语双语国际教育。有多年倡导全人教育的经验。在他看来,国际教育完全不必为了更国际化而降低民族性。在海归学校进行双语国际教育的探索与创新,实现传统课堂与国际化课堂的无缝衔接。
办学特色:
中西融合的Dual Language课程
在“根深中华、创新国际”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实现了中西教育模式的融合,以中国国家基础课程为纲领,以IB课程体系为结构,构建起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中英文双语的教育体系,既突出探究性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强化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也注重为学生们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为华锐海归人才子女学校的第一所旗舰校,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已于2018年5月获得了国际文凭组织(IBO)的认可并给予了IBDP授权,正式成为一所“IB世界学校”。
学校全面推行Dual Language中西融合课程,在浸泡式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囊括了国家基础教育的内容,打好扎实的基础,同时又纳入以探究式、项目式学习为导向的IB教育框架,既充满兴趣,又极富挑战性,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可谓“天天出国、天天回家”。
百里挑一的师资管理团队
学校的创始团队聚集了全球精英教学骨干及管理人才。师资团队也体现了“双母语中西融合课程”的特点。教师来自18个国家,全都具有教授IB等国际课程的经验,很多老师都是相关学科的带头人与课程开发专家。其中,拥有硕博学历的占比近50%,平均教龄9年。外籍教师占比高达43%。中学部24%的老师拥有10年以上教学经验,11%的老师拥有20年以上教学经验。
外方校长和中学部校长均来自香港著名的汉基国际学校,他们对国际课程的把握和运用的经验十分丰富,也有着十分开放的思想做中西融合课程的研发与探索。外方校长Tim有着30多年国际教育经验作为IBDP化学老师和考官,他常年在IB学校任教,并担任过CAS和DP协调员。中学部校长David Brian来自加拿大,有着30多年的教育经验的他是IB MYP培训官和协调员、IB资深地理老师。
高端丰富的延伸课程
海归人才子女学校除了提供发端于西方、并融入中美课程内容与特色的PYP、MYP和DP的一贯制IB课程,还有“新六艺”延伸课程、寄宿课程等,该校将中国传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按照IB的学习方法做了崭新的诠释,由此建立起了自己的延伸课程框架。
目前,学校开设了80多种不同的延伸课程,类型涵盖了艺术创造、智能科技、中西文化、竞技体育、学术探究等多个领域,课程开发体现了中西合璧、博采众长的特色,帮助学生扎根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增强学生本土性,并且培养创造、创新、创艺的潜质,真正做到根深中华,创新国际,走向世界。
独一无二的寄宿课程
海归子女学校的寄宿课程汲取了中、英、美及UWC寄宿课程的精华。高中部采取全寄宿模式,高中任课老师担任“寄宿家长”,携家人一起与学生共同在学校生活。“健康一小时”、“电影之夜”、“烹饪课程”、集体出游……学生们的寄宿日程表安排得充实而富有意义,并且随时可以获得“家长”们的引导与帮助。
把IB理念融入家校管理
2018年10月底,海归学校家校社区委员会(PSCG)正式成立,在学校日常管理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2019年1月26日,在众多家长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下,成功主办了海归子女学校首届新春庙会。
张剑澜校长认为,PSCG对学校的管理是一种“深度参与”,“学生和家长是学校的主人,我们把IB的理念融入家校管理,让家长公开透明地看到学校存在的问题,帮助我们一起解决。”
精致贴心的衣食住行
学校的每一份学生营养餐菜单都由资深营养师亲力把控,确保食物在美味可口的同时,保持“低油、低盐、低糖”以及膳食均衡。为了满足来自世界各地的师生们不同的口味和需求,学校提供多样化的饮食选择:中餐、西餐、面食,以及为素食者提供的营养丰富的餐食……
每间学生宿舍都配有独立的卫浴设备与完善的生活设施,同时还有宽敞舒适的公共区域供大家交流与休闲。对走读的学生而言,学校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便捷的交通条件,同时还提供多条校车线路,并配备具备相应资质与经验的校车司机与随车照管人员,为学生们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顾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