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史记 | 神秘的“日月光金”:明教的钱长什么样?
来源:扬子晚报
2019-03-25 16:10
■四海夕阳
说到明教,大家多半会想起金庸先生的小说《倚天屠龙记》,里面的明教教主张无忌、圣女小昭等等。爱好历史的读者也许知道,在历史上,的确有一个明教,它又叫摩尼教,是公元3世纪由古波斯人摩尼所创立的宗教,甚至明朝的国号也可能与明教有关。不过,你可曾听说过,明教有自己的钱?

这种钱币带着一个非常有明教味儿的名字,叫做“日月光金”。它在历史上并未有过确切记载,一直到40年前,也就是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新疆吉木萨尔县的北庭古城附近进行考古发掘,在佛教寺院遗址发现了一枚罕见的胡汉双语铜币,这种钱币采用中国式方孔圆钱形式,一面铸有汉文“日月光金”四字,另一面则为某种难以辨认的少数民族古文字。

(北廷古城发现的“日月光金”钱币)
无独有偶,1 9 8 7年,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的唐代单于都护府故址又发现了一枚同样的“日月光金”双语古钱币。这下,钱币收藏界震惊了。因为之前已经有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收藏过好几枚“日月光金”古币,但是专家对于它的年代和产地一直没有定论。有人认为,它就是传说中吐蕃进贡给唐朝的“光明钱”,背后是吐蕃文字(古藏文),但史料中从未记载吐蕃时代铸造过钱币,而且这种文字跟古藏文毫无关系。也有人认为,“日月光金”是吉星高照之意,它可能是民间铸造用以辟邪祈福的压胜钱。而在唐代北庭古城和单于都护府故址发现“日月光金”之后,使得专家把目光锁定到了唐代横跨西域漠北的回鹘政权。1998年,北京大学的林梅村教授发表论文,认定“日月光金”古币是回鹘钱币,而且体现了摩尼教(明教)的教义。
等等,不是说明教是源自波斯的宗教吗?怎么明教的钱又跟新疆的回鹘联系起来了呢,又怎么会在佛寺里发现?原来,摩尼教的创始人摩尼受到佛教、基督教和波斯的祆教(拜火教)的影响,创立了新的摩尼教,希望建立一个超越旧传统的宗教。摩尼教崇尚光明,认为光与暗,善与恶,永远是敌对与竞争。公元277年,在外传教的摩尼被其他教派迫害,钉死在十字架上。摩尼死后,他的信徒们开始将摩尼教的思想向东西方传播,很快遍布中东、北非和中亚各国,成为一个延续千年、地跨万里的世界性宗教。
唐高宗时,摩尼教传入中国,但由于本土的佛教和道教太过强大,摩尼教只能在夹缝里生存,发展侨居在唐朝的外国人作为信徒。到了唐朝中叶的时候,正好遇上一件大事。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公元762年,朝廷邀请回鹘的牟羽可汗帮助平定叛乱,收复洛阳。第二年,牟羽可汗带着四个摩尼教的传教士(摩尼僧)回到回鹘,辩论三天三夜之后,可汗被折服,皈依了摩尼教。在牟羽可汗的大力倡导下,摩尼教成为回鹘的国教。因此,后来回鹘发行了这种“日月光金”钱币,正面的汉文日月光金,显然是摩尼教崇拜光明的教义。背面的文字,经其他专家考证,认为是古突厥如尼文的变体,分别是太阳、月亮、金星、光明和钱币这几个词,与正面的“日月光金”相对应。根据摩尼教的教义,摩尼教徒尊崇七星也就是太阳、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其中又有四大主神,太阳、月亮、金星、光明便是表明对四大主神的崇拜。有意思的是,钱币背面的这些词里除了光明和钱币两个词是突厥语自己的说法,其余的都是古突厥语中的外来语借词,来源于古梵文、粟特语等,就像之前说的那样,不仅摩尼教本身吸收了拜火教、基督教、佛教的许多因素,连它的传教语言也是多元化的。

(高昌遗址出土的摩尼教经文残片)
其实,金庸小说里对明教的描写,也不完全是按历史实照搬的,而是有很多艺术加工和杂糅的成分。比如崇拜圣火,实际上是波斯另一种古老宗教祆教(拜火教)的信仰,摩尼教是“朝拜日,夕拜月”。再比如所谓波斯总教,其实唐代以后的波斯早已不是明教(摩尼教)的大本营,连拜火教也已经衰落。反而在唐代西域的回鹘,从王室到群众都对摩尼教十分信奉,连外交使节中都有摩尼僧的身影。而且由于回鹘国力强盛,又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在这种背景下,摩尼教依靠回鹘支持,重新获得了在内地公开传教的许可。唐大历三年(768年),也就是回鹘信奉摩尼教五年之后,代宗皇帝发布敕令,允许回鹘摩尼师在长安设置摩尼教寺院,并赐额“大云光明之寺”。接着,公元771年,唐朝政府又应回鹘请求又应回纥之请,在东南的荆州、扬州、洪州、越州等立大云光明寺。807年,洛阳、太原也置摩尼寺。正是因为回鹘人的作用,摩尼教成为唐代除佛教外流行最广的外来宗教,“其徒白衣白冠”,一度相当威风。
不过好景不长,公元840年,回鹘被黠戛斯所攻破,漠北回鹊王国灭亡,部分回鹘人西迁新疆及甘肃诸地,受当地佛教徒的影响, 回鹘民众大都皈依了佛教,只有回鹘王室还在尊信摩尼教,在佛寺里发现“日月光金”也就不足为奇了。随着回鹘势力的衰落,唐朝也乘机改变对摩尼教的优待,842年,朝廷封闭东南各州的摩尼寺;843年又将长安、洛阳、太原的摩尼寺产全部没收。会昌五年,唐武宗禁佛,同时禁止各种外来宗教,摩尼教正式被禁。

(福建晋江草庵,是现存唯一完好的摩尼教遗址)
到了五代宋元时期,摩尼教在中原已经成为秘密流传的地下宗教。由于明教教义极其严格,要求教徒共同生活,不吃荤不饮酒,当时,外人将摩尼教“不事荤酒”的奉斋之举视为“吃菜”,供奉摩尼像的行为称为“事魔”,合称为“吃菜事魔”,摩尼教也因此被称为“魔教”。不过,虽然传教转入地下,明教的钱币“日月光金”此时似乎并没有退出流通。近年来,美国和蒙古国联合考古队在历史上蒙古汗国的首都:哈拉和林城发掘出20多枚“日月光金”钱。最有意思的是,蒙古国还发现了一枚花边形式的“日月光金”钱,这难道是教主送给蒙古郡主的礼物吗?

(蒙古国发现的花边“日月光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