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毛钱一包的家庭装抽纸,19块9就能买15双的袜子,25元买一送一的口红……淘宝特卖区在清明假期前夕正式上线。经历了价格战、物流战等一轮比拼后,进入流量红利瓶颈期的电商平台们再度进场,加入了这场对追求高性价比、对价格及品质皆具敏感度的下沉市场争夺战。
流量是所有电商平台的运营之本,通过一些营销方式可以在短期内收拢大量消费者的光顾,淘宝特价区的上线实际上就是趁着清明节的假期吸引消费者网购,通过“拼团”的方式让消费者广泛汇聚到淘宝平台,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淘宝的此种营销方式或许会推动众多电商网购形成新一轮的“营销战”。
“拼购物”的营销模式早已有“拼多多”率先践行,并也获得了非常庞大的受众市场,淘宝看到如此庞大的市场机遇,必会参与进来“分一杯羹”,对“拼多多”而言也形成了不小的挑战。根据咨询公司QuestMobile的报告,卸载淘宝的用户有50.3%流向拼多多,拼多多的卸载用户中有78.3%流向淘宝,两个平台中部分人群已经呈现高度的重合性,网民们在选择购物上会优先考虑淘宝和拼多多,而二者现在都采取“拼购物”的营销手段,势必会迎来广泛的效仿,譬如去年年底,京东内部宣布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在五大业务部中专门成立了拼购业务部;同样在去年,苏宁将其此前推出的拼购产品改名升级为苏宁拼购;就连以信息和内容为主业的今日头条,也趁着开拓下沉市场的红利期低调入场,跨界“夺食”,上线了主打优质低价购物的电商平台“值点”。
一二线城市用户的流量红利逼近天花板,众多商家不得不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三四线、四五线城市成为了这些商家首先考虑的发展对象,这些地区有较大的市场上升空间,俨然已经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伴随着 “消费升级”的市场背景,消费者们对价低质次商品的容忍度正在降低,发展“拼购物”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电商市场痛点,这也势必会成为未来的新的消费潮流。
文丨南广学院 刘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