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351件作品纪念慈父诞辰 知名画家江轸光子女让书画“回归大众”
来源:扬子晚报网
2019-04-07 19:44
扬子晚报网4月7日讯(通讯员 杨博 虞斌 记者 陈咏)今年是扬州国画院首位院长、著名现代画家江轸光先生诞辰120周年。2日,江轸光书画捐赠展在其家乡扬州举行。捐赠仪式上,来自海内外的江轸光后人向扬州博物馆捐赠江轸光绘画、书法、写生稿等作品351件,捐赠作品数量创近年来扬州集中受赠之最。

江轸光画作。

为江轸光书画捐赠展现场。杨博 摄
江轸光1900年生于扬州,1923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受业于国画大师吕凤子先生。1934年留学日本,从事绘画及美术研究。1947年回到扬州,在扬州中学任教,1960年创建扬州国画院。其作品将西方画的写实主义和中国画的传统笔墨相结合,开创了扬州画派新风,在国内产生一定影响。
江轸光先生去世后,大部分作品被五位子女珍藏。子女们分居海内外,随着年龄增大,大家达成共识:让父亲作品重返故乡,将私人收藏变成公共文化资源,而这也是父亲立下的家风。经过整理收集,子女们将父亲留下的50幅画作、52幅书法以及219件幅画稿捐赠给了扬州博物馆。江轸光之子江明说,让私人收藏成为大众的文化资源,可以让父亲的画作发挥它的社会效益。
扬州博物馆馆长束家平表示,江先生在继承清代扬州画派的基础上,将西化色彩与中国画的传统笔墨结合,以写生入画,开创了扬州画派的新风。江老的画作丰富了扬州博物馆的馆藏,拓展了扬州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更有助于深入挖掘、研究扬州优秀的艺术资源,促进扬州文化繁荣发展。尤其令人感动的是,江轸光先生的后人秉承江老严谨勤奋的品质以及和善和睦的家风,汇聚整个家族的力量,把他的书画作品无偿捐赠给扬州博物馆,从他们的举动上,看到了江家大家族的家国情怀和对于家乡历史文化的拳拳之心。
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江轸光的绘画作品《老柏青山齐寿图》,这是江轸光1984年所作。画长1.4米,宽0.9米,以苏州光福古镇的4棵古汉柏为表现内容,寓意中国尽管遭受百余年的磨难,却依然郁郁苍苍,四季常青,展示出百折不挠的气概。1960年代,江轸光创作了一组家乡胜景,包括《瘦西湖上》、《西园曲水》、《甘泉山一景》等,这些画作也出现在展览中。
当日,江轸光的四代后人齐聚展厅,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江轸光之子江明深情回忆,父亲一生始终不变的是对艺术的追求,当年还违背了祖父的意愿,坚持要学习书画,这也是他人生中唯一一次“不孝”,晚年提及此事,父亲仍十分得意,他认为自己的坚持是对的。也因此,他对子女的兴趣爱好从未加以干涉。
“父亲晚年,给了每位子女一些自己的画作留作纪念。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才是对父亲最好的纪念?”江明说,将父亲的作品捐赠给博物馆收藏,服务社会,回归大众,就是最好的纪念。
| 最新
| 美图
| 微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