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早知道 香港天文台“小涡旋”天气预报系统获奖
来源:中新网
2019-04-09 13:14

       中新网4月9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近日,香港天文台开发的“小涡旋”城市临近预报系统,可对未来数小时的恶劣天气变化作出预测,获2019年香港信息及通讯科技奖“商业方案”大奖,以及“商业方案(商业及公营机构)”金奖。

图片
香港天文台的“小涡旋”系统能准确预测短期内恶劣天气的变化,荣获2项大奖。图片来源:香港《文汇报》/曾庆威 摄

  系统“自学”过往天气 提升预报能力

  临近预报,是指对未来数小时的天气变化作出预测,主要应对大雨、闪电、冰雹和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由于“小涡旋”针对的恶劣天气变化急速且影响范围小,故对预报的精确度和及时性的要求极高,半小时内其预测准确度可达80%。

  “小涡旋”是香港天文台自1999年起开发并运行的临近预报系统,起初该AI(人工智能)系统仅用于图像处理,直至2014年香港天文台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引入深度学习技术,使AI创新地与雷达、闪电探测、雨量观测结合,可于数小时前对降雨和闪电区域、时间和强度,提供预报。

  2018年该系统正式投入使用,经“小涡旋”获得的数据用于给香港天文台预报员作参考,实际发布天气预警还要依靠预报员的经验。

  “小涡旋”通过深度学习以往的天气变化实例,可为预报员带来准确至30分钟前的预报,长时段预测也可达3小时至6小时,有效帮助香港天文台提升了预报大雨等恶劣天气的能力。

  香港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黄伟健表示,对于急速恶劣天气的精准预报,对世界上所有天文台都是大挑战,例如雷暴,从出现、发展至消散,通常只是3小时左右。

  黄伟健续说,“小涡旋”每6分钟做一次预报,比市面上许多App都要精细、准确。“相比日本和欧洲,他们地区较大,天气预报给人感觉更为准确,但如果从精细度比较,我们的‘小涡旋’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便民及早防雨 利当局防治山泥倾泻

  香港天文台的应用程序和网站均使用“小涡旋”作临近预报,为市民提供暴雨预报和警告。降雨预报则服务于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渠务署和水务署,以防治山泥倾泻、加强工程效率、改善生态和保存食水。特订的闪电预报服务,可帮助机场等机构及早启动应变方案,保障人身安全和减少损失。

  “小涡旋”已被内地、澳门、印度、南非和马来西亚等地的气象机构采用,并以协作平台方式继续日后开发,香港天文台以开放源码软件和开放数据的形式,为亚洲其他地方提供预报帮助。香港天文台也被世界气象组织评为临近预报区域专业气象中心。

来源:中新网   编辑:朱亚萍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