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4月10日讯(记者 董婉愉 实习生 郑袁涛)企业总监突然被老总换岗,月薪也从原先的一万元降至6000元,这位总监不答应,他该如何申请仲裁维权?9日至11日,南京市第二届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和调解员岗位业务技能竞赛在市广播电视大学举行。此次竞赛由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和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联合主办,全市126名仲裁员和400多名调解员中遴选出39名仲裁选手和36名调解选手参加比赛。
南京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莅来到竞赛现场,察看活动组织实施情况,在候考区与选手们亲切交流,了解他们平时在仲裁和调解环节中的角色扮演。
记者采访了解到,三天的竞赛为调解员安排了基础理论测试、现场案例解析两个环节,仲裁员还另外增加了裁决书的写作环节。竞赛设置了“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南京市五一创新能手”、“南京市技术能手”、“南京市仲裁员业务能手”、“南京市调解员业务能手”等奖项,对优秀代表队授予“优秀组织奖”,并选拔出优秀选手参加全省大赛。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和市仲裁委员会联合组成了竞赛组委会,做了大量协调、组织工作,制定了周密细致的竞赛方案,聘请了专业领域权威人士担任命题专家和评委,市纪委也派出了专人进行现场监督,确保了竞赛活动顺利高效、公平公正。
10日上午调解员和仲裁员的案例题是一道薪酬待遇维权题。劳动者武某原先与A企业谈好担任总监一职,月薪为1万元。但两年后,企业单方面为武某换岗,并将月薪降至6000元。武某不同意遂不去新岗位上班,A企业以旷工为由将其开除。武某诉诸南京市仲裁院。“仲裁是诉讼的前置条件,一般需要经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个环节,我针对这个案例的解决方案,是以维护劳动者武某为导向的。”参赛选手、市仲裁院仲裁员陆继瑾说。
“眼下我们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的叠加阶段,劳动关系矛盾深层次的处置,尤其是集体争议进一步增多,劳动关系平稳运行面临严峻形势,调解仲裁机构的压力持续加大。”南京市人社局仲裁处李大林处长告诉记者,近年来,南京市调解仲裁机构,对全市仲裁员调解员集中培训,选择部分街道为基层巡回仲裁试点街道,将7家基层调解组织作为“示范样板”,以点带面构筑“三纵三横”调解组织网络,全市83家街道(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87家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实现了名称、工作程序、工作职责及行为规范等“五统一、五上墙”;积极推行“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工作方法,以“基层基础”为核心,以“化解矛盾”为精髓,形成了以“枫桥经验”为代表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调处工作创新实践方式。
南京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莅来到竞赛现场。 高启航 摄
南京市仲裁院监督庭庭长冯妙娟介绍,2018年全市共接处各类劳动人事争议4.3万多件。其中各级调解组织调解接处2.9万件,调解成功率达89%,涉案金额合计达1.8亿元;两级仲裁机构立案处理1.4万件,涉案金额近2亿元,结案率达100%;妥善处理集体案件354起,涉及劳动者732人。案件数量及各项质量指标稳居全省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