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杆枪,十把钩,驰骋江湖40年 请叫我“甲鱼捕快”!
来源:扬子晚报网
2019-04-10 21:00
扬子晚报网4月10日讯(记者 张凌发 通讯员 李国平)10日,家住镇江宝堰镇万兴庄自然村,今年65岁的黄仁平老汉又扛枪出去打“猎”,又缴获了一些战利品,他的枪不是打出子弹的枪,而是他自己制造出来的甩出去100多米远的“甲鱼枪”,他的战利品也不是普普通通的战利品,而是一只只生长在江河湖泊中的野生甲鱼。

在宝堰镇刘庄湖边等待甲鱼冒头的空隙,富有民间传奇色彩的,被人们称为“甲鱼捕快”的黄仁平告诉记者,他今年已经65岁,专门用甲鱼枪打野生甲鱼已有近四十年。
四十年前,黄老汉二十多岁,血气方刚的他干过好多种活,从农田到城里,从泥瓦匠手艺到城市务工,但由于文化有限,往往是吃力不争钱。二十六岁那年的年底,由于农村过年,每个村庄里几本上都要清干水塘,将水塘里的各种家鱼分发给各家各户过年吃。黄仁平下到村里早就被人清理过的水塘里挖一些污泥作为肥料种菜,没想到挖着挖着,一只大甲鱼溜了出来,由于温度低,甲鱼跑的很慢,黄仁平拿起钉耙甩过去,逮住了那只逃跑的甲鱼,回家一秤,足足有3斤多重,拿到集市一卖,竟然卖了好几元钱,那时做一天的瓦匠师傅也只有一元多钱工资,一只甲鱼就抵一个星期的师傅工资,黄仁平高兴极了,他又从收购甲鱼的贩子那里得到,用枪打甲鱼的成本几乎为零,但一定要有耐心,本来家中困难的他从那一刻开始心动了,为此他开始拜师学艺,一年多后,他终于能熟练地操作甲鱼枪,并也能识别什么天气,风向,温度和什么水域有甲鱼,也掌握了甲鱼生活的特性,甲鱼在湖底活动,多长时间能浮出水面呼吸一次,已至后来他能识别只要甲鱼冒一下头,他就能知道,这只甲是公是母有几斤重。
黄仁平近四十年来风里来浪里去,无数次地躲避了雷击的危险和上百次被甲鱼的咬伤,也多次在水塘边踏空掉进水里,也多次被毒虫毒蛇咬伤,但是他有备而去,加上师傅传授的解毒药之类的使用和防范,使黄仁平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他用枪打来的甲鱼收入,不仅改善了全家的生活,也盖起了两层小洋楼,不仅自己家盖起了洋楼,还支持几个兄弟也盖起了洋楼。他现在一半时间用来养生,一半时间趁天气晴好出去打打甲鱼。他现在用枪打来的甲鱼是清一色的野生甲鱼,因此,每当有甲鱼进门,都被身边的村民或城里的熟人买走,所以,他从来不用拿到集市上去卖,各大酒店饭店的老板常常趋之若鹜,求他卖给他们,但是黄仁平一只都不卖给酒店,黄仁平说,有的酒店买了他的甲鱼后,往往只放在门口做招牌用,让客人们吃的都是低价养殖的甲鱼,长期下去,必然要坏了自己的名声,因此,刚开始的时候,他是卖给酒店的,后来他发现有的酒店居心不良后就下了决心,坚决再也不卖给他们了。10多年前,黄仁平除了用枪打甲鱼卖,还自己发明制造甲鱼枪卖,他自己制造出来的甲鱼枪还特别好使,因为这么多年他自己琢磨出了一套成熟的经验,将市场上买来的普通甲鱼枪再经过自己改装制造出来。甲鱼枪部件构造主要是枪杆、线绳、铁铊、10把锋利的钢钩、滑轮等等,别看它结构简单,可暗藏杀机,只要碰到甲鱼,甲鱼几乎没有逃跑的可能,可不是内行的使用,不仅打不到甲鱼,甚至还会伤到自己或别人,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制造出了200多杆甲鱼枪,而且还带出了8个徒弟,这8个徒弟现在个个都是打甲鱼的高手。
正说着,有甲鱼冒头了,黄仁平一枪下去40多米远,一只甲鱼真的上钩了,几个回合下来,这只野生甲鱼乖乖就范,后来一秤,有1.6斤,黄仁平说,这几天气温高低不定,还没到打甲鱼的高峰季节,他说,最多一天曾经打到10多公斤甲鱼,近四十年下来,至少也有上万只甲鱼成了自己的战利品,可是有的时候也会空手而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