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博览丨“百年海军”,何需百年
来源:扬子晚报
2019-04-12 10:21
(挂满彩旗的中国海军万吨级055型驱逐舰)
2019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纪念日,70年前,人民海军在江苏省泰州白马庙乡诞生。遥望70年沧海横流,人民海军从沿江沿海走向深蓝远洋,一路前行,劈波斩浪,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正在“逐步实现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的转变”。随着人民海军坚定的向“建设世界一流海军”目标迈进,中国人建设强大海军的百年梦想正在变成现实,人民海军也由此成了每一点进步都倍受关注的“网红”。
“百年海军”,真要百年?
一提到海军建设,人们往往会想到“百年海军”这个说法。最初百年海军的提法还是源于大航海时代,由于当时的舰艇都是木制的,要建造性能优良舰艇的前提是要有大量好木材,而这些用于建造船舶的好木料成材短则数十年,长则近百年,这样才有了百年海军的说法。
后来百年海军被用来比喻海军建设的消耗巨大,需要耗费国家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建成一支世界一流的海上军事力量。实事也是如此,现代大国海军的建设无不是一个长期的高投入过程。
现代舰艇建造周期长耗费高。以航母为例,美国最新型的核动力航母福特号从下水到海试用了整整11年的时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虽然是常规动力,但从开工到海试的过程也用了8年的时间;印度的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自2009年开工到现在依然没有完成海试。即使是小的多的导弹驱逐舰建造起来也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美国的“阿利·伯克”级宙斯盾舰的建造周期都要一至两年的时间;即便是我国采用了模块化建设这一先进造船工艺的052D型驱逐舰从开工到下水也需要至少半年以上的时间。
现代舰船不仅耗时久长,而且价格不菲,动辄上亿美元。美国海军主力驱逐舰阿利·伯克级在役数量62艘,单舰成本达到14.63亿美元;与之同类型的日本金刚级驱逐舰单舰建造成本达到13.75亿美元;美国 DDG1000“朱姆沃尔特”驱逐舰,首舰造价更是突破了30亿美元,堪称“海上吞金兽”。驱逐舰如此,航母更是满舰尽带黄金甲,建造成本居高不下。法国戴高乐号航母的造价大约是20亿美元;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总造价约50亿美元;印度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所有的改造费用加上配备的舰载机总共耗费了73.3亿美元。面对如此漫长的发展周期和巨大的财力消耗,难怪许多国家对发展海军望而止步,与海洋强国失之交臂。
做为一个人才密集型的军种,海军建设需要以大量的海洋人才为支撑。培养、使用和保留住大量海洋人才同样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工程,需要国家花费大量物力和财力上的支持。
早在1548年,为了发展渔业,为海军培养和训练水手,英国国会特地宣布每个星期三为食鱼日,而将传统的戒斋节(天主教节日,规定不食肉和鱼)修改为可以吃鱼不准吃肉。正是在建立强大海军的强烈愿望的支配下,英国经过上百年不懈努力,培养了大量的海洋人才,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最终到19世纪使英国成为称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国”。
海军还是一个科技密集型的军种,海军实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科技水平的高低。恩格斯曾经指出:“现代军舰不仅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还是现代大工业的缩影,是一个浮在水上的工厂。”人类海军的发展经历了桨船舰队、风帆舰队、蒸汽铁甲舰队、核动力舰队和信息化舰队的历程,海军愈发展,技术含量愈高。现代海军的发展几乎涵盖了社会发展所有的最新技术,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3D打印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现代海军不仅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而且对持续高额资金的投入也有着很高的要求。
不足百年,堪比百年
海军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使百年海军的称呼深入人心,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国家的海军都用了上百年的时间才实现了由弱变强的目标。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海军仅有的几艘舢板弱小水师,发展到世界第三海军强国并在1905年在对马海战中全歼沙俄舰队,其实仅仅用了35年;而美国海军从1886年开始,为第一艘6000吨以上的高干舷远洋铁甲舰铺设龙骨,到1921年,在华盛顿会议上,根据“五国海军条约”成为和英国并驾齐驱的世界海军超强,也只用了35年!
可见,所谓百年海军只是说明建设世界一流海军需要一个长期的投入和积累,而并不是绝对需要百年的时间。特别是当前中国海军在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下,完全可以实现海军建设的快速发展,加快实现建设世界一流海军的远大目标。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中国海军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海军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赶超世界海军发展潮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海军强国,从根本上讲,归功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积累的巨额财富。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中国海军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由于长期缺乏资金投入,直到上个世纪末,中国海军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的潜艇、驱逐舰和护卫舰还是寥寥无几。进入20世纪,中国海军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海上力量不断增强。随着新型航空母舰、新型驱逐舰、新型潜艇、新型战斗机为代表的新一代主战装备,以及与其相配套的新型导弹、鱼雷、舰炮,电子战装备等武器系统陆续交付使用,中国海军已经成为已经拥有包括大型区域防空舰、核动力潜艇、AIP潜艇等世界先进舰船300余艘,轰炸机、巡逻机、电子干扰机、水上飞机、运输机等飞机600余架的强大海上武装力量。
强大的工业能力,特别是造船能力有力推进着中国海军的跨越式发展。中国作为后发工业国家,工业制造能力和科技能力都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尤其在船舶制造领域已经跻身世界领先行列。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数据,中国境内共有735家造船厂,能够建造10万吨以上船舶的船台或船坞共有56座,30万吨以上的有30座,还有6座能够建造50万吨级的超级轮船。
最近几年,中国已经超过了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成为全世界造船能力最强的国家。在军舰制造速度上,中国速度也非常惊人。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中国平均每年要下水1.5艘055大驱、2-3艘052D驱逐舰、3-4艘054A护卫舰,这相当于每年建造一个中等发达国家海军。
中国如此快速的造舰速度不仅有赖于国内庞大的造船规模,还归功于先进造船技术的应用。中国的造船企业通过广泛应用分段式模块化建造技术,极大的提高了造舰的效率,一艘052D从开工到下水只需要半年时间。如此高效的造舰效率,难怪军迷们把052D型驱逐舰以及054A型护卫舰、056型护卫舰的批量建造,戏称为“下饺子”。
来自海上的外部威胁倒逼中国加速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史告诉我们,正是由于海上实力的羸弱,才使得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大门。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和欺压,但是来自海上的威胁却一刻也没有减弱过。
当前,以特朗普为总统的美国政府更是视中国为其主要的潜在威胁,以所谓的印太战略对中国实施围堵和遏制。云波诡谲的南海局势和台海局势,无不与此相关。正如习主席视察海军机关时强调的那样,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标志,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支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海军必然也必须由近海走向深蓝。加快海军发展速度,建设世界一流海军是应对走向深蓝过程的一切外来威胁和挑战的必然。
海上阅兵,展望百年
今年是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人们翘首以待的海上大阅兵将于4月23日在青岛隆重上演,中国海军现役的主要舰艇将无一例外的在这场盛典中如数登场。中国海军现役舰艇固然引人注目,但是更吸睛的还是尚未服役的国产航母和055大驱,各大媒体对这两艘网红明星舰能否出场一直猜测不断。从目前公开信息看,055大驱已经抵达青岛,媒体还爆光了它与辽宁舰同框的照片。055大驱首舰的命名、交付很可能会在海上阅兵前完成,而做为现役舰艇的055首舰参加阅舰式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了一件大概率事件。至于002航母,目前仍在加快进度,忙着甲板施工,能否如期而至参加这次盛大的海上阅兵,目前还不得而知。
即便没有国产航母的参与,中国海军的现役舰艇在这次盛大的海上阅舰式上现身,也足以反映出了中国海军70年来建设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完成了中修改造的辽宁舰,舰岛及甲板结构都得到优化,各型软件装备得到升级,战斗力大幅提升,再配之以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及隐形性能,还兼具较强的防空、反导、反潜、反舰、攻陆和电子战能力的“带刀侍卫”055万吨大驱,再加上094型核潜艇和093A型核潜艇、052C型和052D型驱逐舰、054型护卫舰和056A型轻型护卫舰、071型两栖船坞登陆舰、901型综合补给舰等,实力强大的阅舰编队锋芒初露,突显人民海军正在日益增强的维护国家海上安全和实现国家利益拓展的综合实力。
观看完今年的海上阅兵之后,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海军百年华诞之际将更加强大,成为一支真正的世界一流海军。作者: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袁周(大校) 编辑:申沁宇(来源: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