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视频】龙泉印泥传承人演示印泥“入水不化”
来源:扬子晚报扬眼
2019-05-05 18:34

 

     常州龙泉印泥,省文旅厅非遗处处长李金芳隆重向扬子晚报记者推荐了这一非遗项目。他说,这是一门独门绝技。非遗传承人缪德根先生挖掘恢复了失传近200多年的藕丝印泥,制印泥用的藕丝,一万斤藕才能抽出一两藕丝;印泥中的油,要在阳台上放五六年才能用,缪先生是严格按照古制从事今天的绝活。

      缪德根,常州龙泉印泥制作技艺第六代传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向记者演示了龙泉印泥如何盖章,以及“入水不化”的特征。作为比照,他也同时用化工印泥做了演示:化工印泥在水中飞快就化掉了。

      据介绍,常州龙泉印泥始创于清康熙21年(公元1682年),清乾隆年间被选为贡品,1996年世界教科文组织授予龙泉印泥国际书画作品博览会精品奖,是印泥类项目唯一的精品奖。2009年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常州龙泉印泥制作工艺、技艺,历经300余年,严格采用传统秘方,以朱砂、艾绒、犀黄、珍珠粉、麝香、蓖麻油等为原料,经过20多道工艺精细制作而成。印泥色泽朱红发亮,鲜亮夺目。冬不凝固,夏不渗油,芳香四溢,永不褪色,立体感覆盖力极佳;印品置于水中三年依然丹红如斯。

 

图片

龙泉印泥与化工印泥在水中的表现很不同。

来源:扬子晚报扬眼   扬子晚报记者 冯秋红 文/摄    编辑:朱晓晶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