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新闻】孩子去世后单亲妈妈转捐10万善款再告前夫:你该承担爸爸的责任
来源:扬子晚报网
2019-05-29 20:09

面对网络重疾募捐,病者的亲人应当如何尽到自己本身的责任?这是近来舆论讨论的一个话题。在大连,一位母亲在孩子因病去世后,将剩余约10万元的善款转捐给了另外一个重疾患儿。与此同时,她两次将自己的前夫告上了法庭。因为失去孩子后,一位了解情况的捐助者的话让吕晓媛的内心掀起波澜——“我们捐款是不忍孩子无钱医治,是给孩子看病用的,不是给大人减轻负担的。不能我们打头阵,该负起责任的人反而退至其次。”

在起诉后,有人说她对前夫是道德绑架,也有人觉得,她是在尽力做到每个母亲应尽的责任。她希望,法院的一纸判决能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抗癌一年半

孩子最终还是走了

5月20日,大连的吕晓媛走进甘井子区人民法院,这是她第二次将前夫告上法庭。

34岁的她,显得有些疲惫。

图片

 吕晓媛和孩子

四年前的这一天,她与丈夫离婚。按照当时双方的协议,两岁半的儿子小东(化名)归其抚养,男方每月支付500元生活费。

吕晓媛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当时自己的生活状况并不好,刚刚遭遇交通意外导致下颌骨骨折,腰椎和颈椎神经受到创伤。而她的父母也都年老患有疾病,特别是父亲患有肾癌,靠长期服药维持。

虽然日子过得很紧,但那时吕晓媛在一家培训机构担任少儿英语老师,有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每当看着可爱的儿子,她都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会慢慢好起来。

谁也没有想到,一阵暴风雨席卷了这个本已残缺的家庭。2017年9月,小东开始发病,并于当年11月确诊为恶性脑肿瘤,甚至医生都劝她放弃治疗。可是,作为母亲的吕晓媛哪能轻言放弃?

2017年11月17日,小东进行了开颅手术。之后,她带着孩子前往北京进行了30多次放疗。

一个人带着孩子往来于各种医院,常常凌晨就要去排队挂号;每天疲于应对孩子的病情,让她不得不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冷暖自知,这段时间经历的巨大压力,也许外人很难完全体会。

图片

 小东

因为生活实在拮据,父母和自己又都有疾病或伤情,家里的生活陷入困境。无奈之下,吕晓媛在轻松筹平台发起求助,同时获得大连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帮助,孩子的遭遇引起了很多热心人的同情,纷纷慷慨解囊,孩子治疗的经济压力得到了缓解。

遗憾的是,病魔最终夺去了孩子的生命,今年2月21日中午,与癌症抗争1年155天的小东还是走了。

吕晓媛在朋友圈里写道“儿子,愿你安息,愿你在天堂一路走好,被温柔以待……妈妈爱你,永远做你的坚强臂膀,保护你!”


第一次诉讼

因为孩子去世终结

网络重疾募捐是一种新出现的事物,一方面,对很多家庭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另一方面,病人的亲人应当如何尽到自己本身的责任,如何正确看待和发起社会捐助,也成为近来舆论讨论的热点。

图片

躺在病床上的小东

吕晓媛说,自己如果不是被逼入绝境,也不会在网络发起筹款。在此之前,她已向周围的亲朋好友求助,能借的都借了,而在轻松筹筹款页面公示的信息上,其“家庭房屋财产情况”和“家庭车辆财产情况”两项均“无”。

她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到现在,她和父母仍住在租来的房子里。

在孩子发病后,吕晓媛与前夫联系,希望对方能承担一部分治疗费用,毕竟离婚不会改变他和孩子的父子关系,但协商并不顺利。

去年3月,吕晓媛以儿子作为原告,向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前夫承担原告的医药费、生活费、交通费,以及在北京治疗期间的住宿费合计25万余元;同时将抚养费从每月500元调整至2000元。

在庭审中,孩子的父亲辩称孩子的医疗费用已经通过社会捐助支持,不应再向自己主张。另外,自己现无固定工作,生活来源无法保证,不应增加抚养费数额。

甘井子法院审理认为,孩子因病产生的医疗费用实际上已由捐款负担,再次向被告主张该部分费用,于法无据。而在诉讼过程中吕晓媛四处筹款,单方垫付的近8万元新增医疗费,被告作为父亲,应当担负该医疗费的一半。

法院一审判决被告给付孩子医疗费近4万元,关于抚养费的问题,法院将其调整至每月1000元。

吕晓媛的前夫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然而尚未等到开庭,小东就去世了,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案件终结诉讼。
将剩下的10万元善款

转捐给其他孩子

吕晓媛的手机中珍藏着很多儿子的图片和视频。在一张照片中,小东看起来很阳光,作为学校的“阳光小天使”站在学校门口,迎接老师和同学;刚开始放疗的时候,小东的状态还比较好,母子俩穿着亲子装,一起快乐地唱着歌;随着病情的加重,小东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不过那个时候他还在安慰身旁的小病友,唱歌给她听……

每当想儿子的时候,吕晓媛就会看看这些照片和视频,缓解思念之情。

失去孩子后,一位了解情况的捐助者的话让吕晓媛的内心再次掀起波澜——“我们捐款是不忍孩子无钱医治,是给孩子看病用的,不是给大人减轻负担的。不能我们打头阵,该负起责任的人反而退至其次。”

吕晓媛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孩子治疗期间,她先后一共发起8次网络筹款,共筹集到400930元。但这其中,有大约10万元是一笔为专项治疗筹集的费用,遗憾的是,这项治疗还未来得及开始,孩子就走了。

她认为,既然孩子已经去世,自己就没有理由再动这笔钱。于是在一位轻松筹工作人员见证下,她将这笔钱转捐给了另一位正在筹集治疗费用的重疾孩子。

去除这笔费用,小东实际上使用的轻松筹善款为292484元,而在孩子的治疗期间,能提供票据的费用就有34万多元。她再次起诉了前夫。这次的诉讼,主要就是针对超出获得善款的这部分治疗费用。吕晓媛说,实际上的费用要远高于票据上的数字。

图片

吕晓媛保留的一些票据

其实她的内心非常矛盾,因为不忍孩子得知真相,她一直骗孩子“你的病需要很多钱治疗,爸爸在外面赚钱给你治病。”而另一方面,她也希望法院的判决,能够告慰孩子的在天之灵。
不能因为网络募集捐款就逃避责任

吕晓媛有时也会遇到委屈,也会面对一些人的不解。

筹款页面显示小东是有医保的,有人质疑小东看病的费用报销问题,吕晓媛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其实她使用募捐来的善款,都是除去保险报销后的费用。

在起诉后,还有人说她对前夫是道德绑架,但她觉得,尽力解决孩子的治疗费用,是每个父母应尽的责任。正如那位知情捐助者所说,不能因为有网络募集捐款就逃避责任。

不过,在更多的时候,吕晓媛感受到的还是更多人的爱心与善意。

她对紫牛新闻记者说,先后有1万多人通过筹款平台对小东进行捐助。此外,还有很多人通过各种形式对她和孩子提供了帮助。

另外,因为没有条件请律师,吕晓媛得到了街道的法律援助。这次诉讼前,法援律师面临工作调整,她告诉吕晓媛不要担心,“即使拿不到费用,这个官司不管怎么样我都会替你打下去。”

她希望,法院的一纸判决能够给这么多的好心人一个交代。


她决定应该把这份爱延续下去

吕晓媛说,把剩余的善款捐给其他需要的人,其实也是小东的遗愿。

小东去世前曾对姥姥说,如果自己去了天堂,要留一点钱给姥姥买好吃的。他还想将自己的玩具和剩余的钱给其他小朋友,希望他们能够治好病。

除了捐出轻松筹那笔10万元左右没来得及使用的善款,在孩子去世后的第4天,吕晓媛就将通过大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筹集到的11314.66元善款转捐给该基金会,“全部用于其他大病需要救治的儿童,感恩感谢社会各界的帮助。”

 

图片

 吕晓媛将大连青基会募集的1万多元也转捐了出去

“在我自己发生事情的时候,他们让我感到社会没有遗弃我,有这么多人帮助我,我觉得应该把这份爱继续延续下去。”这是她内心朴素的想法。

轻松筹的工作人员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吕晓媛将剩余善款转捐并在筹款项目中告知了大家,这样的行为非常值得肯定。“她让爱心得以传递下去,这种情况也让爱心人士感受到温暖,传递了正能量。”

目前,吕晓媛还没有从失去孩子的悲痛中走出。因为从事少儿英语的教学,她还不敢面对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但她一直在为其他生病孩子的父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尽管现在自己还没有经济能力,但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调整好状态,恢复到工作中去,以儿子的名义,继续去做一些好事。

紫牛新闻记者|万承源

紫牛新闻见习记者|艾陆琦

编辑|张冰晶

主编|陈迪晨

图片来源 受访者提供

-END-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