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意!石鼓路小学师生梧桐树下“粽”享中国心
来源:扬子晚报
2019-06-05 16:54
扬子晚报网6月5日讯(摄影刘莉 记者 李晨)你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吗?你会包粽子、缝香囊吗?今天上午,南京市石鼓路小学校园里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氛,由南京市教育局主办、秦淮区教育局协办的“文化传承民族魂,乡愁‘粽’享中国心”端午节主题活动在这里顺利举办。
活动中,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王文老师和石小五(2)的孩子们带大家走进了一个特别的课堂——“梧桐树下的美学课·我们的端午”。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作业本,孩子们和他们的“美学导师”王文老师一起围坐在“梧桐树”下,时而诵读着久远的诗篇,时而品味着历史的厚重,时而吟唱着端午的歌谣,时而稚拙地制作着传统手工,播种着文化之美、传承之美、乡情之美、艺术之美和创造之美的种子。



分会场以“端午粽文化”与“巧手过端午”为主题,涵盖端午彩粽、创意包粽子、巧手编鸭蛋网、巧手缝香囊、编手环以及画龙舟六个传统文化课程,由来自南京民间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带领全校学生一起创作。与此同时,校园内还设立了三大主题活动区域:“石鼓人家”内,来自社区、街道的爷爷奶奶们教孩子们包粽子、蒸粽子,和与会嘉宾一起品尝粽香、品味端午;“乡愁馆”内,石小余光中诗社的同学们用一首首诗凝聚成乡愁,诉说着端午的情愫;“版画博物馆”内,师生共同手绘端午,用传统的技艺、别样的形式,展现着石小版画深厚的文化底蕴。

记者了解到,南京市教育局将持续深化“薪火相传——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有仪式感和体验感的学校师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们学习、宣传、传承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礼仪习俗等,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文化感和仪式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