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推进出租车与网约车“并轨”
来源:扬子晚报网
2019-06-27 08:33

网约车约不到,出租车等不来?未来,这对“冤家”或将“并轨”。近日,江苏省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低调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 加快推进我省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虽然该意见原文未被公开,但从官方公布的宣传口径中仍能看出,逐步实现传统出租车“巡约”一体融合、出租车与网约车实现双向流动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方向。

【尴尬现状】
出租车跑不到单,网约车运力不足

排队6分钟,才打到一辆快车,车再开过来花了七八分钟,光等待就花去了10多分钟,昨天早晨,家住河西南的朱先生因为打不到车,差点儿错过了赶火车的时间。“网约车明显没有过去好打了,上周末去新街口逛街,结果晚上10点半想打个车,附近无车可约,加价都没人来。”朱先生向记者抱怨。

记者了解到,这一年多来,随着不合规网约车的清退工作推进,多个平台的网约车出现了明显的运力跟不上。而另一方面,传统的巡游出租车已经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平台派单。“大夏天的空跑费油人也累,比如早高峰我经常就是在一些热点小区门口等着,过了高峰期要不就是去车站机场排队,其他大部分时间还是挂在滴滴上接单子的。”南京的哥陈师傅告诉记者。

【江苏新规】
同城出租车、网约车将逐步“并轨”

如何实现传统出租车与网约车和谐发展?从去年底开始,省交通运输厅牵头对上一轮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了政策后评估,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省交通运输服务全面提升年的要求,省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指导意见》,指导各地进一步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持续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关于巡游车“+互联网”,《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借鉴网约车服务模式,推动巡游车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支持巡游车企业建设信息服务平台或整合信息资源,与第三方网络平台合作开展网络召车等服务,逐步实现巡游车“巡约”一体的融合。

关于巡游车与网约车融合发展,《指导意见》要求各地结合实际,逐步统一巡游车、网约车驾驶员考试内容,统一驾驶员准入条件。各地可探索推进《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相互转换,推动同一城市区域出租汽车驾驶员、车辆在两种业态之间的双向流动。这也意味着,未来出租车、网约车将来可自由互转,双方或成“一家人”。

【还有这些新要求】
间化出租车定价程序,将市场化

据悉,《指导意见》对于社会比较关心的关于网约车合规化,巡游出租车转型升级、运价机制改革,网约车门槛设置标准、服务质量监管等问题,均明确了相关要求。

关于巡游车运价机制改革,《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建立完善巡游车运价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调整运价,优化运价结构;推动巡游车运价市场化改革,简化定价程序,促进巡游车、网约车公平竞争、融合发展;支持推广使用新型计程计价设备,优化设备功能,加快实施巡游车计价器调价电子化。

调整网约车准入门槛,防止片面追求高档化

关于网约车合规化,《指导意见》要求各地督促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驾驶员依法依规尽快申请许可,加快纳入行业规范管理;督促网约车平台公司制定合规化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合规化进程。

关于网约车门槛设置,《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地要根据网约车运营情况和居民需求,合理确定网约车平台服务机构形式,合理设置、调整网约车准入条件和车辆标准,不搞“一刀切”,防止片面追求高档化;按照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要求,不得在出租汽车客运许可条件之外另设准入门槛。

平台应主动推送驾驶员照片、评价等信息

《指导意见》还要求,网约车平台公司在提供网约车服务时,主动推送驾驶员的姓名、照片、手机号码、服务评价结果以及车辆牌照等信息;按照有关运营服务标准规定,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有效信息在车内显着位置进行公示。对合规网约车,车身上应张贴网约车标贴,具体标贴样式和张贴要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将另行制定。

各地网约车运力规模将动态调控

关于出租汽车市场发展信息,《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原则上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巡游车运力发展规模评估并向社会公示,建立网约车规模需求及行业发展动态监测体系,及时发布本地区行业运力规模、营运状况、市场健康水平预警等信息,构建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网约车规模动态调控机制。

《指导意见》还强调,要结合扫黑除恶的要求,加强出租汽车多部门联合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营运行为,加大对巡游车、网约车违法违规以及影响服务质量行为的执法处罚,切实提升行业服务质量。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石小磊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