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研红”结晶《画梁春尽落香尘:刘心武妙解红楼》出版
来源:扬子晚报扬眼
2019-07-26 10:00

图片

刘心武在南京颐和公馆。 蔡震·摄

探微一花一木,妙解一字一音;重温故人旧梦,参透曹公本心。著名作家、红学家刘心武毕生“研红”心血结晶《画梁春尽落香尘:刘心武妙解红楼》(精装典藏版)日前出版上市。

2005年,刘心武在《百家讲坛》揭秘《红楼梦》,引发国内新的“《红楼梦》热”。刘心武抽丝剥茧、层层递进、设置悬念的讲述方式令观众幽然神往,带动了许多8090后对《红楼梦》的兴趣,渐渐发展成喜爱,打开了一扇通往经典的大门。

图片

《画梁春尽落香尘:刘心武妙解红楼》是刘心武毕生“研红”的心血结晶。“画梁春尽落香尘”是《红楼梦》第五回里,概括金陵十二钗中排名十二的秦可卿命运《好事终》曲的头一句。刘心武的“研红”即是从秦可卿这一人物入手,经十数年之久,他的心得已自成体系,他把这一体系概括为“红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命名为“秦学”。

本书包含了刘心武自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发诸报端的红学论说、阅红随笔,更有别开生面、精彩纷呈的探佚小说。论说和随笔是刘心武在《百家讲坛》上揭秘《红楼梦》的底本,经他重新修订、编排,再次精彩呈现。其中颇多新创之见。以下这些察觉憬悟,是百多年来“红学”研究中前人未及道出的:秦可卿的出身,按作者原来设计,不但未必寒微,她实际是有着“义忠亲王老千岁”家族的血统;秦可秦遗言谶语“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中的“三春”不是指人,而是指三个春天;太虚幻境四仙姑的名称,不是随便那么一取,而是影射在宝玉一生中至关重要的四位女性;芦雪庵联诗,其实是曹雪芹为家族和自己写下的传记。

三篇探佚小说是《秦可卿之死》《贾元春之死》《妙玉之死》,这三篇小说凝聚着刘心武在《红楼梦》探佚方面几乎所有的发现与心得。三篇小说整合在一起,不仅是对秦可卿、贾元春、妙玉的命运结局来了一回大解谜,而且还附带提及“金陵十二钗”中另外九钗在八十回后真实状况,以及诸如贾宝玉和宁、荣两府的其他老少爷们,还有甄宝玉、柳湘莲、冯紫英、卫若兰、贾芸、小红、袭人、平儿、鸳鸯、茜雪、焙茗、贾蔷、龄官等诸多人物的命运发展线索或最后归宿。

此外,书中还特别收录了“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与刘心武从未公开过的来往书信若干,每一封信都是一篇难得的学术论文。两位红学家你来我往,观点碰撞,思想交融,时有火花迸发。刘心武与周汝昌完全是君子之交,他只到周家拜访过他一次,另在一些公众场合见过三四次。他们的主要交流方式是通信,以及在文章里呼应、切磋,刘心武的一些红学观点也引自周汝昌先生。周先生彼时视力不佳,写下的字每个有蚕豆甚至核桃那么大,往往互相重叠,常常落款为“盲友”。写到酣处,还会口占一绝赠刘心武。老一辈学者的治学精神令人既感且佩。

这是一本“红学”方面的专著,也是一本清心悦性的休闲读物。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蔡震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