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却挡不住扬子晚报的粉丝们对诗词鉴赏的热情。他们有的从江北,有的从老下关穿越大半个城,有的是鬓染秋霜的退休老人,有的是刚迈入知识殿堂的小学生,有的是正忙壮年的上班族,为了一个共同的爱好,齐聚一堂。
8月3日下午,作为七夕主题活动之一,扬子晚报与建邺区图书馆联合举办的《问世间情为何物——中国古典爱情诗词赏析》讲座在建邺书房火热开讲,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於璐为大家分享一场精神大餐——千百年来那些脍炙人口的爱情诗词以及背后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秦观《鹊桥仙》为谁而作?
於璐介绍,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既有表达青春热恋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有表达相思之情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还有很多表达不少著名的悼念亡妻的诗篇,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元稹的《离诗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还有潘岳的《悼亡诗》”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等。
在诗歌的史坛上,不凡有抒发爱情的句子,而常常又被人挂在嘴边的句子,而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更是冠绝古今。秦观的这首词到底是写给谁?在现场互动中,有听众抛出这样的问题。
於璐说,关于这首词为谁而做,历史上说法不一。有人说是为夫人徐文美而作,也有人说为暗恋“小师母”王朝云。还有人说是为了歌妓而作,不过秦观这位浪漫而多情的“暖男”,用情的歌妓也有好几个。秦观南迁,取道长沙,访潭土风俗,邂逅了艺妓义倡。秦观到越州(今绍兴)省亲又结识了官妓越艳,秦观担任蔡州教授期间,结识了营妓娄琬、陶心儿。秦观对他们都用情不浅。
也有人认为此词是为侍妾边朝华而作。秦观人到中年,纳过一位侍妾,叫边朝华。纳妾的时间是七夕,新婚之夜,秦观赋诗云:“天风吹月入阑干,乌鹊无声子夜阑。织女明星来枕上,了知身不在人间。”而黄苏在《蓼园词选》中则认为秦观因党争而被贬后作此词以暗喻身世之感。
“不管这首词是为谁写作,也许诗人不专为某个人,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观点。相较于传统爱情诗歌描写离别的伤感,这首词更加积极和正能量,这样的诗词对于苦苦支撑的异地恋恋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诗歌产生的共鸣是其他东西无法替代的
“古诗词是语言的精华,比如七律七绝、五律五绝等用简短的文字却表达了无穷的内涵,格律技巧的运用让语言变得如此优雅。为什么千百年来,那些经典的诗词依然流传至今,因为人的情感是共通的,通过语言我们可以触摸古诗人的灵魂,那种‘感同身受’所带来的宽慰和理解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於璐说,她常常把诗词比作水晶石,诗人把情感投射在水晶石上,读诗的人结合自己的阅历每个人产生的思想、情感是不一样的,因此,“水晶石”反射的光芒可以说是五彩斑斓的,这也是诗词本身的魅力。
“今天能有这么多的人来听诗词的讲座,让我感觉非常欣慰。诗词鉴赏讲座是非功利的,是务虚的,它不能给你带来任何现实的好处,但是它是一种审美的需求,就像人们去看画展、听歌剧一样。它让你摆脱生活的苟且,真正地追寻诗和远方。”
实习生杨依沄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