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彧思生活】如何更好地理解《陈情令》的“糟糕”?
来源:扬子晚报
2019-08-06 20:41

著名编剧汪海林微博怒怼《陈情令》,称其“恶心,变态”。汪海林将之归入同性恋题材, “《陈情令》啥玩意儿啊,靠贩卖男演员色相,故事幼稚可笑,表演矫揉造作,我都替你们着急。”
《陈情令》节奏拖沓,剧情如过家家,但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服化道讲究,国风气息浓厚,双男主的性格设定,一活泼一沉静,是“绝代双骄”的经典再现,哪吒和敖丙的人设也相似。何至于编剧大V如此不齿?
《陈情令》改编不容易,要将男性间的暧昧关系,硬拧成兄弟哥们情谊,要保留甚至还要增加男男CP互动的细节,像剧中那些俊男之间的脉脉眼神交流,近距离身体接触,话语间的嗔怪埋怨,是一个都不能少的。
但网络IP改编的特征是粉丝向,不是作品向的。人物设定人物关系和人物互动有矛盾,不合理,这并不最重要。本质上,粉丝并不需要你(创作者)给他们一个新世界,他们要的是自己创造的世界,只是他们没空,交给你代理罢了。你代理得不好,当然可以撤你的职,唾沫星子淹死你。这就是粉丝文化,参与文化,“粉丝”远远不是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中的“受众”可以囊括的了。这大约也是除了直男基因外,汪海林们无法接受这类剧的另一个根本原因——让粉丝参与创作、影响创作,为了迎合粉丝而创作是精英创作者的耻辱啊。
汪海林说《陈情令》故事幼稚可笑,我一万个认同。如今很多影视剧打着“玄幻”名头,尽讲些怪力乱神的事儿,看着主人公拿着一页符飞来甩去,还逆天改命,几世轮回之类,成熟中年人不觉得幼稚才怪。但有趣的是,这并非中国特色,放眼世界大家都在玩这个。有部英剧《好兆头》,说的是撒旦把儿子交给人类家庭抚养,计划在他10岁生日那天毁灭人类,重启地球。美剧《上帝加我为好友》,讲一个黑人小伙的脸书突然被一位自称“上帝”的人加为好友,随后“上帝”不断推送新好友给他。黑小伙发现,这些新好友都处在困境中,于是他就像天使一样为他们排忧解难。英剧美剧都这样,更不用说隔壁邻居韩剧了。现实世界太过复杂变化频仍,这种后现代妄想症,可能也是人们对现实世界把控的自信渐渐丧失的后果吧。马彧 编辑 黄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