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蔡震)2019年是好妹妹张小厚出道的第九年,从一名工程造价师到如今成为现象级音乐组合成员,张小厚通过一本《然后》道尽这些年的酸甜苦辣,爱泪交织。本书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品,北京有此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监制,8月出版上市,甫一推出,便引起乐坛和读者热情关注。
8月16日下午,南京凤凰国际书城负一楼阳光大厅将举办张小厚《然后》新书全球首发式,届时,张小厚好友秦昊、极光光将亲临现场,为他加油助阵。现场读者将通过入场券的方式入场,和张小厚一场感受阳光,体味“然后”。
《然后》是现象级音乐组合好妹妹成员张小厚首部成长随笔作品,用温暖的笔调和向上的姿态,传达出一种不管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要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全书分为“你好妹妹”“平常邮件”“往事只能回味”“一种年轮”四个部分,通过40篇或暖心或幽默的文章记录了好妹妹成长发展的初心和轨迹、张小厚个人生活经历,与圈内文艺界明星的交游等,还原了一个乐观少年是如何成为一个现象级独立音乐人的奋斗与自我完善的过程,也为读者揭开了娱乐圈中人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张小厚行文幽默,金句频出,有笑点也有泪点。本书得到了著名音乐人姚谦、策划人奚韬、好妹妹秦昊作序推荐,刘同、丁丁张、极光光、陈粒的鼎力热荐!
首部随笔,回忆好妹妹历程
《然后》的出版有很多机缘巧合,虽然不能说张小厚十年磨一剑,但出书的想法由来已久。文章的创作跨度跨越八年,在繁忙的工作间隙里,张小厚创作打磨书稿数次,每一篇文章都是他由心而发的肺腑之语。他出生在江苏,又在无锡和南京工作过,特别是对于南京的街道和人情念念不忘。最终,他在全国几十家出版方伸出的橄榄枝中最终选定了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近年出版过多部跨界作品,张小厚的首部随笔《然后》将成为2019年的燃爆作品。
《然后》共40篇文章,以“你好妹妹”“平常邮件”“往事只能回味”“一种年轮”四个部分展示了张小厚从一个格子间里的理工男,如何一步步成为现象级音乐人的道路。本书重点回望了好妹妹从无到有、从籍籍无名到唱响全国的历程。张小厚在书中一一讲述他鼓起勇气离职、到杭州南京等地游走、然后北上寻求突破的故事;讲述如何与秦昊相识,组建好妹妹,创立“你好妹妹”电台,将演唱会开进万人体育场。虽然一路上充满了辛酸和疲惫,但字里行间却看不到一丝的狼狈和不堪。他笔下的秦昊有些孩子气,秦昊眼中的小厚却是一路上担起了和各方谈判的重任。在书中,他梳理往事,回望童年,除了最亲密的伙伴秦昊,书里也写到很多有趣的人,如著名音乐人姚谦,山谷里的居民小娟和小强,经纪人和伙伴奚韬,画漫画的王小熊猫,济南酒吧的武哥,唱歌的大乔小乔、阿肆和刘子芙,写作的刘同、丁丁张、小北和极光光,当然还有烧菜给他们吃的秦昊奶奶姚女士,甚至写到可爱的理发店小哥。
张小厚的文字温情、醇厚,不黏腻,不习惯孤独,却又能安然独处。如果说成长是一条去不回的河流,那么《然后》就是记录张小厚成长路上的一块块石子,上面刻着美好,也刻着希望。
首次跨界,成长记录照片全公开
如果说书中的前半部分是“追梦”,那后半部分就是“追忆”。本书既还原了好妹妹的创立,也用了相当的笔墨重温了从少年之初的张小厚到长大成人在外漂泊的张小厚。书中插入了非常多的精选美图,图文并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张小厚在走过的那些城市里,他把最重要的一环放到了南京,他喜欢夜晚的石鼓楼,喜欢那里的小吃,那里离家最近,可以随时回家,怀念自己的外婆。这些年,他从籍籍无名的工程造价师,到与秦昊相识,与音乐结缘,再到如今要全世界跑通告,成为停不下来的“音乐陀螺”,他有过挣扎,也有过想放弃。有一次,他和秦昊差点就想不再做音乐了,但最后,他们相视一笑,又整装出发。最终,他们落脚北京,他说,“北京就像一口大锅,无数的年轻人仿佛是一堆新鲜的食材,来了北京就像是可以按下生命中的一个重启键一样,刷新生活的灰色,努力地活就能沾染上这里的新鲜。”他也说,有一天会离开北京,去自己喜欢的地方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他要传达给所有读者的信息和态度,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不要放弃希望,怀着温柔的慈悲,去面对有棱有角的众生。读张小厚的文字,读者会发现,他的温暖就是我们的温暖,他的沮丧也曾是我们的沮丧,他的孤独和漂泊就是众生的孤独和漂泊,然后,最终,他还是鼓起勇气,一路向前。
书里也有他给许多朋友写的信,这部分内容在书中印成了淡淡的绿色,他给读者写信,给最亲密的战友秦昊写信,给失去的从未拥有过的爱人写信,给无尽的夏天写信,信成为这本书里最温情的部分,最能解构张小厚内心柔软的部分。
最后,他也公布一部分自己写的生活记录,以年月日标签,让人想到年轮,想到每个人的过往和种种,书里又恰到好处地放上了张小厚童年照片,书页间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也是对读者的一种至爱回馈。
首度执笔,圈内外好友撰文热荐
《然后》的出版,让同在演艺圈的好友们感到振奋,在很多人看来,身在演艺圈,很难有时间去伏案疾书,秦昊在给张小厚写的序里也说:“我默认咱们永远出不了书这回事,但没有想到张小厚这么严格地制定了出版计划,这么认真在改稿。”
一直以来,张小厚给人的印象是温暖的、佛系的、与世无争的,但就是在这种温厚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坚定的心。在他做出写书的决定后,每一次跑通告、出差的旅途中,他就多了一份观察、体味,在与人打交道、与世情相交时,他的体味和观察渐渐形成了文字,在一个个深夜汩汩而出。
著名音乐人姚谦是张小厚多年的好友,他说,“张小厚是这个世界上愿意以最平凡的姿态诉说的人,作品隽永的可能性才大大提高。特别在今日,许多人不停标签化自我,炫耀技能与表达,最后都成为三秒钟流量的云烟,幸好有如张小厚这般细心的平凡人,才可以诉说细水流长,陪我们一起看看世界。”
作为好妹妹经纪人的奚韬,七年的友情令他成为最了解张小厚的人之一,他说,“小厚是典型的双子座,一面拖延,一面积极。”
张小厚写书用了几年时间,学习戏剧表演、音乐理论、瑜珈运动等,他都要花很多时间,他安于做一个平凡的人,平淡如水,却也渴望突破。就像秦昊说的,“其实,写书不一定非要为了完成什么伟大目标,可能只是记录自己行走在世间的所见所感。但这些所见所感也许会不经意地感染到你,让你也在某一个春暖花开的时刻,放下手中的忙碌,带着这本书,和小厚一起四处行走,看看这个世界美好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