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8月27日,苏中战役胜利结束。苏中战役从当年7月13日开始打起,至8月27日结束,粟裕大将采取出其不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法,率部七战七捷,共歼敌6个旅及5个交警大队约5万余人,占进犯苏中国民党军兵力的44%。
1946年6月26日,42岁的李默庵赴无锡接任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长官一职。国防部向他下达的作战任务是:攻击并占领苏中和苏北解放区。
共产党人的苏中和苏北解放区与南京仅一江之隔。李默庵一上任,就着手准备作战。他认为进攻还是有胜算把握的。因为对手只有2个师和2个纵队,共计19个团,兵力3万多人,而他可以指挥的部队有5个师、2个旅,外加2个交通警察总队,兵力已达12万人以上。
此外,他的部队装备优良,完全可以不把武器简陋的共产党军队放在眼里。
毛泽东与中央原本的战略设想是:如果国民党军发动大举进攻,山东、太行两解放区主力部队即刻“实行外线出击”,从解放区内向南打出去。中央给华中局的指示是:粟裕率主力兵出淮南,配合山东野战军主力,攻取蚌埠至浦口间铁路,“歼灭由浦口北进之敌”。中央的外线作战设想,充满了迎敌而上与之决战的气势。
但粟裕认为,华中野战军主力转往外线作战凶多吉少。主力部队开赴淮南作战,不仅每天需要的10万斤粮草需要苏中解放区供应,就连支前的民工也需要由苏中解放区补给。主力部队走后,面对国民党军的重兵攻击,留守部队很难确保解放区不被攻占。
经过慎重考虑,他提出内线作战的想法。毛泽东改变了原来的战略设想:“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至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
7月9日,李默庵在常州又一次召开作战会议,会上确定7月13日向苏中解放区发动进攻。但是,7月12日,李默庵突然接到蒋介石暂时停止进攻的命令。原因是第一绥靖区的绝密作战计划不知什么缘故竟然到了马歇尔的办公桌上,更严重的是,这份作战计划同时也到了粟裕的手上。
绝密作战计划的泄露,导致国民党军没能按时发动攻击,而粟裕却因此先发制人了。
资料图片
【首战宣(家堡)泰】13日黄昏,让李默庵吃惊的消息传来:粟裕部主力已经完成向宣家堡、泰兴方向的集结,准备对李天霞的整编83师进行攻击。
解放战争初期有着重要影响的苏中战役开始了。
整编83师是整编前的第100军,全副的美式装备,是战斗力很强的中央军嫡系部队。李默庵百思不得其解:粟裕首战为什么要选择战斗力最强的整编83师?粟裕说:“首战打这个强敌是否没有根据?不,这个部队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骄傲,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我军敢于主动向他们进攻,并且到他们的进攻出发地去打。我们定将收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奇效。”
果然,听说粟裕打的是整编83师,毛泽东直接打电报给粟裕:“是否即整编83师?该师消灭多少?尚存多少?”粟裕回电:歼敌整编83师19旅的2个团和旅属山炮营及63旅的1个营,共计3000余人。
李默庵也在急切地询问战斗结果,但李天霞轻描淡写,说他的2个团吃了一点亏,但建制还在并没有大碍。事实是他还不知道,跟随他多年的19旅57团团长钟雄飞已经被俘虏。
【二战如(皋)南】既然已经打起来了,李默庵立即重新部署作战,他判断集中在宣家堡、泰兴一带的粟裕部主力损失不小,不经休整无力再战,于是急令整编49师为主攻部队,由师长王铁汉率26旅和79旅星夜奔袭如皋,整编69师99旅于泰兴方向助攻,整编65师在其右后跟进,整编83师则向海安方向进攻策应。李默庵的作战目标是:拿下如皋,三路夹击,合围粟裕部主力。
但是,当整编49师两路迂回,对如皋形成两面夹击之势时,其侧后却突然枪声大作,报告说攻击是粟裕部主力发起的。李默庵一时间不知所措。从宣家堡到如皋,直线距离至少150里,粟裕部主力怎么能如此迅速地移动到如皋,并开始新的攻击呢?但是,情报是准确的:粟裕以四倍兵力将整编49师包围了。
其实,宣家堡、泰兴的战斗还在进行的时候,粟裕就已经考虑:是转身打增援而来的99旅整编65师,还是插到向如皋奔袭的整编49师身后去打?显然,后者具备突然性,决定去打整编49师。
整编49师直属队和26旅崩溃了,被围攻的79旅还在依托有利地形支撑。自21日起,整编49师105旅、整编83师和整编65师等增援部队相继到达战场。23日拂晓,粟裕下令放弃攻击,向北撤退到海安。
【三战海安】海安是苏中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大敌当前,是守是弃?
弃!因为即使决心固守海安,面对敌人强大的进攻力量以及充足的后备力量,最后还是要被迫撤出来,但那时部队将付出巨大的伤亡。
具体的计划是:第7纵队负责海安防御,主力部队乘机休整。海安外围防御战从7月30日打到8月3日。7纵在海安运动战中,以3000余人英勇抗击国民党军5万余人的轮番的猛烈进攻,激战4天,伤亡2000余人,杀伤国民党军3000余人。
【四战、五战:李堡、丁堰、林梓】占领如皋、海安等地后,李默庵认为粟裕部大势已去,开始调整部队建立防御线。驻守海安的新编第7旅19团附属炮兵部队奉命前去李堡,接替原本驻守在那里的105旅的防务。19团一出发,粟裕立即意识到:“歼敌良机已到。”19团到达李堡,警戒还没布置,就遭到了粟裕部的分路围攻。此战,新编第7旅损失9000多人。
李堡战斗结束后,国民党军机动兵力大减,被迫调整部署,华野以7纵和一些地方部队佯攻海安、黄桥,逼近南通。粟裕则率主力从海安、如皋隐蔽南下,突然向丁堰、林梓发起进攻,激战一夜,歼敌5个交警大队及第26旅一部。
【六战、七战:攻黄救邵】接着,李默庵在苏中受到的最大打击来临了。
战斗是由国民党军第5军进逼苏中解放区首府淮阴引发的。当时第5军已占领睢宁,那里距淮阴仅100多公里,“为策应第5军作战”,驻守扬州的整编25师奉命“沿运河北上”,攻击江都县的邵伯镇。本来以为粟裕必救邵伯,但在调动部队的时候,驻守黄桥的整编69师99旅正准备东进如皋,粟裕主力却突然从公路两侧冲了出来。
粟裕为什么不去增援邵伯却突然出现在黄桥附近?李默庵万分焦急,命令驻守海安的整编65师火速增援。但该师187旅和79旅的一个团,在距离99旅仅几公里的地方却受到猛烈的阻击。李默庵只好再急令整编25师派出部队乘汽车前去解救99旅,但该部还没到达,99旅已全部覆灭,187旅和79旅的那个增援团也大部被歼。
苏中战役的最后一战不仅让李默庵晕头转向,到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上了粟裕“围魏救赵”的圈套。此战,不但邵伯没有占领,而且损失官兵5000余人,被俘1.2万余人。
作者 | 王树增
来源 | 《世界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