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 李敦白去世,他是首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美国人
来源:扬子晚报
2019-08-26 22:15

图片

毛泽东与李敦白

据外媒报道,美国学者李敦白(Sidney Rittenberg)于8月24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去世,享年98岁。李敦白是首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籍党员,曾在中国长期居住30年。

1986年9月,邓小平在中南海接受了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的专访。这是一次非常有名的采访。从中牵线搭桥促成其事的,就是李敦白。

1921年,李敦白生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一个犹太家庭,青年时期即加入美国共产党。1942年李敦白参军,被派往斯坦福美军语言学校学习中文。1945年夏,李敦白随军派往中国。

1945年9月中旬,李敦白飞抵中国大后方的昆明。昆明当地开明书店的老板,给他起了个中文名:在“李白”中间加一个意思为厚道善良的“敦”字。

也是在昆明,李敦白与中共地下党接上了头,通过他们,他结识了廖梦醒,见到了宋庆龄。

1946年初,经宋庆龄亲自推荐,李敦白担任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视察员。同年4月初,他负责押运一批救济物资,到达武汉以北100多公里的宣化店,那是中共中原解放区李先念、王震部队的驻地,他和王震成了好朋友。

也就是在那儿,李敦白第一次认识了周恩来。

接下来的故事,有一点“传奇”的意味:李敦白偶遇白鲁德,难得在中共解放区见到一个美国同胞,白鲁德放松了警惕,他无意中透露,美国打算让“国军”消灭此地的“共军”。李敦白非常吃惊,第二天,他把白鲁德的原话转告李先念。

几个月后,已率部从中原突围到了延安的李先念对他说,非常感谢他提供的情况,让中共中原局内部对美国和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意图认识更加清醒,在斗争中争取了更多主动权。

而国民党高级将领孙元良事后更认定,正是潜伏的美国“共谍”李敦白,“从军调部美方负责人手中窃取了机密情报,拯救了李先念被国军围困的部队”。

一位美国人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显然给中共方面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周恩来投桃报李,答应“设法让你去延安,亲自去见毛主席”。很快,他先取道北平,拿到叶剑英开的介绍信,乘火车到了张家口,另一位著名将领聂荣臻驻守在此。正好中共要在张家口开通面对美国的英语口语广播,需要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专家,聂荣臻就把李敦白“扣”下了。

几个月后,朱德总司令发电报点名要李敦白去延安,加入新华社。于是,1946年10月19日,他终于来到延安。

到延安没多久,由李先念、王震为介绍人,经毛、刘、周、朱、任五位中央书记处书记共同批准,李敦白加入中国共产党。

图片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出版

1949年2月下旬,李敦白接到时任新华社社长廖承志转达的由刘少奇签署的命令,让他与师哲(毛泽东的政治秘书)一道前往北平执行“特殊任务”。但就在离西柏坡咫尺之遥的一个村子里,他突然成了阶下囚。

多年之后,他才得知,自己被牵涉进苏联方面认定的知名左翼记者兼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所谓“美国特务案”中去,中共迫于斯大林的压力,把他也关了起来。

这一关,就是6年多。1968年2月21日,李敦白再次被捕,关进秦城监狱,他又成了“美国特务”。1977年11月19日,李敦白获释出狱。5年后,公安部才发文,正式为其“特务”及“现行反革命活动”冤案平反。

出狱后一段时间,李敦白发现自己难以适应当时中国的变化,重获自由后不到三年,就举家回美国定居了。

李敦白回美国定居前,曾去见王震。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嘱托他,以前你经常给我们介绍美国的医生、教师、新闻记者,现在不需要介绍这些人了,你回去后介绍些财团人士给我们。李敦白答道,我从小干革命,最反对财团人士,也不认识他们。王震说,我们都要重新学习嘛,你看我一直是当官的,现在也要重新学习。李敦白说,后来他搞咨询开公司,尽力帮助中国的经济建设,确实与王震的嘱托有关。

上世纪90年代初,王震去美国治病,并到洛杉矶出席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在上海组装飞机的合作签约仪式,李敦白专程陪他去逛街。王震穿一身黑色衣服,在洛杉矶繁华的大街上溜达,他得意地对李敦白说,这些美国人看我,就是一个中国老头。

在此之前的1985年7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出访美国,李敦白应邀出席白宫的欢迎仪式,又到酒店去看望老朋友。他跟李先念开起了玩笑:李师长,当年在大别山区,你想到过有一天作为中国的国家主席访问美国,而我作为美国人民的代表欢迎你吗?李先念笑了。

关于如何撮合1986年9月那次重量级采访的具体细节,李敦白并没有细说,一般相信,他还是通过邓林的关系,转达了华莱士的采访意向。

2012年5月,一部专访李敦白、讲述他的中国经历的纪录片《革命者》,在美国上映。影片最后似乎暗示,主人公对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后悔了,这让李敦白很不满意。90高龄的他常常得赶去现场,向观众解释:我能参加中国革命,非常自豪,丝毫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

李敦白在晚年依然关心中国的现状与发展,近年来多次接受媒体的访谈,并著有《红幕后的洋人:李敦白回忆录》一书。


来源:《时代邮刊》《新京报》等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