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秉德深情回忆周恩来:大伯绝对不允许自己的任何亲属搞特殊化!
来源:扬子晚报网
2019-09-11 15:21

  扬子晚报网9月11日讯(记者  薄云峰)9月11日下午,由省委党校主办,江苏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院承办,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恩来干部学院、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扬子晚报社协办的 “周恩来精神与新时代”学术论坛在省委党校举办。

   
图片
 
  中新社原副社长、全国政协委员周秉德,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甄小英分别做了主题报告。
 
图片
 
  今年82岁的周秉德身穿白色外套,戴着眼镜,虽然已是八旬老人,但是精神矍铄。在开场白中,她深情地说到,“我是江苏人,来淮安多一些,来南京少一些!”
 
  周秉德是周恩来三弟最大的女儿,她的父亲是周恩寿(同宇),她的大伯是周恩来(翔宇)、二伯是周恩溥(博宇)。自12岁起,周秉德在周恩来总理身边生活了十余年,是与周恩来总理关系最密切的晚辈。
 
  提及在周恩来身边生活的日子里,周秉德回忆到,大伯一直不允许家属搞特殊化,他对周秉德的教育就是“好好学习,做普通学生,普通老百姓!现在想来,他当时连普通干部都未说!大伯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不可以有任何特殊化。” 周秉德1964年结婚的时候,伯母那时感觉就像“嫁女儿”一样,大伯送给她的结婚礼物就是伯母邓颖超拍摄的庐山风景照。
 
  1959年国庆前,周总理的一些外地亲戚来到北京,想在北京看看,感受国庆节的热闹氛围。但是,由于当时国务院规定,国务院工作人员的外地亲属在国庆期间不能留在北京。周总理和邓颖超就动员亲属们离开北京。9月27日,周总理和外地亲戚在北京合影后,亲属们就各自离开了北京。“大伯绝对不允许自己的任何亲属搞特殊化!” 周秉德说。
 
  在整场报告中,周秉德多次提及到周恩来对于她和她的兄弟姐妹们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影响。周秉德当年报考北京市师范学校的时候,就是听说当时中国的文盲率达到70%——80%;她的弟弟周秉钧1961年高中毕业时,原本想考清华大学,后来大伯听说他在空军体检中已过了几道关,就动员和支持他参军,于是周秉钧就弃文从武,光荣参军。她的弟弟周秉和后来在延安插队,妹妹周秉建到内蒙古插队,弟弟妹妹由于在插队过程中,由于表现突出,后来均已参军。妹妹周秉宜后来学习工艺美术,选择这个专业前,周秉宜原本希望考中央美院,但是大伯认为,中国当时的工业产品由于缺乏工艺美术大师参与设计,所以赚取的外汇不多。大伯对于周秉宜选择工艺美术的专业非常支持。
 
  主题报告前,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桑学成、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执行会长张亚青分别致辞。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