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南京地理格局,才能更好地读懂南京城市文化
2019-11-09 19:45
11月9日,2019年“宣德堂”文化堂第14场活动《探究孕育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在建邺书房举行,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姚亦锋从史前时期南京人居环境、“虎踞龙盘”地理形势、现代南京地理与城市景观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南京地理局对景观、文化的影响。
 
图片
 
姚老师表示,城市景观的形成是长期过程,每一历史时代,城市主人都按照其文化理念、利用其地理环境,建成各自所需的城市景观。由于南京10个朝代更迭,其城市景观是多个王朝叠加形成的。城市景观空间上的差异显示出各王朝营造的各自文化特点。活动由莫愁湖街道、蓓蕾社区、扬子读书会主办。
 
图片
 
原始居民的四个密集区
 
地理空间丰富的,也是复杂的。在纵向和横向的空间延伸过程中,有自然规律的,地表上人文景观分布也是有规律的。来看南京地理格局的变迁。
 
图片
3.5万年前的南京。可见如今的鼓楼、雨花台当时都是高地。而玄武湖面积远超现在,直通长江;秦淮河也无比宽广,不是现在纤细模样。
 
图片
6000年前江苏省与南京。长江从镇江入海,南京离入海口并不远。
 
图片
5000年前新石器村落,以秦淮河中游湖熟一带最为集中,考古学界以“湖熟文化”命名。
 
原始居民点主要有4个密集区:1、秦淮河中游流域,湖熟镇;2、金川河流域直到玄武湖;3、江北六合滁河沿岸;4、胥河丹阳湖沿岸。
 
为什么会是这4处呢?
 
长江浩荡无际,水急浪大,时常洪水泛滥,沿岸不适合早期居民的定居;支流的下游与长江交汇处常常泥沙淤积,也不适合早期居民的定居。
 
在长江支流的上游方向,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原始居民选择秦淮河与金川河的中上游沿岸台地建立村寨,这些地段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
 
 
城市建设都顺应地理格局
 
 
春秋时期,南京出现4个堡垒,分别是:棠邑(公元前571年)、濑渚邑(公元前543年年)、冶城(公元前 495年)、越城(公元前472年);战国时期,出现1个堡垒,金陵邑(公元前333年)。
 
此后,经过秦汉演变,一直到东汉末,孙权定都南京,南京城市开始形成。早期的地理空间选址,奠定十朝古都基础。
 
六朝建都南京 (221-589),依照地理脉络,建立军事防御体系格局。
 
图片
城市北部是浩瀚汹涌的长江,3条山脉(即北部沿江幕府山脉,中部紫金山西延覆舟山脉,南部牛首山脉)、2条河流(秦淮河和金川河)、3个湖泊(玄武湖、莫愁湖和燕雀湖)。
 
城市结构走向以及目前遗留城墙主要顺应这些山脉和河流,南唐都城、明朝都城莫不如此。
 
如今的河西龙江一带,六朝时都是长江淹没区,唐朝以后,长江河道西迁,这一带泥沙淤积形成大面积滩地,并且留有密布的水塘湖泊。
 
莫愁湖、南湖此时逐渐形成出现。1920年代这幅地图依然显示出一带湖泊河塘纵横密布。
 
 
地理格局对文学的影响
 
南京为什么能成为文学之都?由于地理空间原因,历史上在南京建都的王朝多为短命王朝,因此悲剧多次发生,引发了文人的无限感叹,造成了文学繁荣的现象。
 
比如唐朝杜牧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诗句。
 
比如清孔尚任《桃花扇》唱词:
 
“孙楚楼边,莫愁湖上,又添几树垂杨。偏是江山胜处,酒买斜阳。勾引游人醉赏,学金粉南朝模样。暗思想,那些莺颠燕狂,关甚兴亡。……”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但另一方面,由于南京是江南形胜地,独特的地位,繁荣的经济,也吸引了一大批的名家在此创作,比如《文心雕龙》、《世说新语》《昭明文选》、《闲情偶寄》、《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等。
 
姚老师最后表示,从地理视角研究历史城市的人地关系系统,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刻地抓住城市风貌的本质,从宏观层面把握城市的文化生态,明晰城市景观整体性、逻辑性和连续性。
 
南京其“虎踞龙蟠”的历史风貌特色存在,能使整个城市发出独具魅力的光泽,对于整个城市战略性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图片
部分听众和姚老师合影。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