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 | 王劲松:我成年后才适应,中国式父亲不爱夸儿子
2019-12-26 14:30

“恳请陛下稍念父子之情,不要蹈臣的覆辙。毕竟人生在世,不可选择的只有父母,不可强求的只有儿女。”上半年《破冰行动》中的大毒枭林耀东还在脑海里,热播剧《鹤唳华亭》里,王劲松演的太子老师卢世瑜又打动了许多观众,这个人物的下线成为大家的意难平。近日,在新周刊主办的“凯迪拉克·2019中国年度新锐榜”获颁“年度艺人”,王劲松接受了紫牛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他说起自己的父母,很少夸奖自己,却教会了他独立,至今最牵挂的还是他们。

 

图片

中国式父亲不爱夸儿子,但他教会我独立

《鹤唳华亭》中,王劲松饰演的卢世瑜虽已辞官准备回乡,但身为太子老师的他依然肩负师者责任,采用“死谏”的方式进言。卢世瑜临终前用一段感人肺腑的独白,讲述了太子的成长过程,及15年来师生间相互陪伴走过的时光,其中情谊令观众感动不已。听记者说这个角色下线太早了,观众挺想念,王劲松笑说,“他们说16集是我的魔咒,争取下一部能够再长一点。”

“还能有这么纯洁的、这么美的师生关系,我只是想完成这个角色,可以就一个承诺付出一生,如此的美,如此的干净,可能只存在于那时候吧。”王劲松说,跟《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的荀彧不同,卢世瑜不是一个谋划者,他始终很被动。他是不变的,以他的赤诚和干净,面对所有。他只是在应变,被迫在迎接各种事情,而不是主动参与者。

观众质疑罗晋饰演的太子咋那么爱哭,王劲松表示理解。“他能不哭嘛,他被折磨成那样,如果我演得话也得天天哭。”他还透露,当时拍的时候就挺沉重,情感浓烈,打到心里特别深,观众看的时候也会有沉重的感觉。因此,大家用了好多纸巾。

在王劲松看来,“帝王家是最无情的,其实我们能看到皇帝和太子是有感情的,皇上也演出来的。可能是所处的地位,必须要克制,不会那么释放,也是那时候人们情感的特点。剧中写了三对父子关系,太子跟舅舅,太子跟父亲,以及太子跟太傅,这是不同的侧面。”

塑造这层关系,记者好奇王劲松是否参照了自己和父亲的相处。他记忆中,父亲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父亲,他不会表达,不会说没事夸夸你。“我成年以后才适应,我觉得中国的父亲就这样。不亲近你,不夸你。”

图片

王劲松还记得,在作文比赛兴冲冲拿了奖回来,“我记得有个塑料皮笔记本,上面写王劲松同学获什么奖,还有一支钢笔,特别高兴。结果爸爸只是说,好好学习,弄这些事儿干嘛,我特别失落。”

但父母带给王劲松的重要财富是独立。“我从来不啃老,19岁开始没有跟父母开口要过一分钱。我父母都是独立出来的,十八九岁离开自己家乡出来工作,所以觉得我出来很正常,他们平常也不会问我,你钱够不够。”

现在爸妈都会追儿子的戏,“看我的戏,播什么都看。看完交流不多,就说我们看了,演的挺好的。对家人来说,这是一个安慰。因为我平常不在家,没法陪他们,所以他们晚上看看电视剧,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安慰。”王劲松说,多年来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都给他们打一个电话,哪怕是有事儿,时间紧,就说一句就行。”

住资料室的过往很拮据,但打下话剧基础

王劲松出生在江苏徐州,高中毕业后,考入南京市话剧团。话剧团把他送到省戏校学了两年话剧表演。一开始王劲松对未来并没有明确的方向,“同学之间,谁去考试就会说,你合适,就这么去了。两块钱报名费一交就去了,就考上了。”

王劲松书卷气浓郁,跟他爱阅读、爱好文学有关。“那时候喜欢待在学校图书馆,拿图书证借书,不要钱,图书馆还比较大。就喜欢看小说,有人物有故事,看不懂就过两天还给人家,再找一本,能看下去就看下去。”

王劲松毕业后顺理成章留在南京市话剧团,单位看中他能演喜剧。“还记得考试时做小品,他们觉得我身上有喜剧天分,就把我招进去了,结果毕业到现在也没演过。这才是喜剧。”说起未来会不会尝试喜剧,王劲松说,这要靠缘分,演员还是一个被动选择的职业。

在南京市话剧团,王劲松从装台卸车干起,开始是一些不起眼的小角色,甚至是套上一件大袍子,演一堵墙。起先老团长赵家捷每月破例发30块伙食费补助给王劲松,让他住在南京市话剧团资料室。“就在夫子庙贡院街,以前大光明电影院那个位置。下面就是农贸市场,早上卖菜的两点多就来了。”王劲松说,下楼就要花钱,底下那个游戏机,两毛钱一个牌牌,玩吧一块钱马上就没有了,于是就在房间里看书,资料室里全是书。

那时候的日子过得有点拮据,一个月76元工资,常常月光,每个月要跟人借5块10块的,下个月再还。单位没有吃饭搭伙的地方,吃饭就在农贸市场买个烧饼,再买一个榨菜疙瘩切切吃,便宜。“后来搬到新街口中山南路101号就有宿舍了,两三个人一间。”

图片

他舞台表演的学习给王劲松的表演打下基础。“其实根是一样,区别在于表演的分寸上。现在随时可以喊停,但是舞台演员一旦走到台上,你不可能说停。必须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素质和很深的功力,我们团现在年年演的也挺火。”

“扬子晚报原来跟我们剧院离很近,就在一个院儿里办公。”王劲松说,现在基本不演话剧了,大家比较认同你在某种类型上的角色,所以影视剧多一些。单位也问过自己愿不愿意回来演话剧,期待合适的剧本。

30岁之前,王劲松在南京除了平时排排话剧,偶尔也接演在当地拍摄的影视剧。1999年,王劲松参加电视剧《等你归来》的拍摄。“在南京和常熟拍,我演反派,剧中最大的反派是傅彪。”和已故演员傅彪成为朋友,打破了王劲松安逸的生活状态。

“他给我指出了一条影响我一生的路,他说你别在南京待着了,去北京闯闯。”傅彪带着他见各种导演,30岁以后,王劲松成了北漂。“现在回过头想一想,在南京不是不好,就是在一个环境里,待时间长了,恰恰是因为这环境很舒服,反而会害了你。安逸,大家都其乐融融,每个月定期聚餐,上你家玩玩,过得都挺好,反而丧失了再往前走的勇气和信心。这时候他出现了,提醒我,这是一个好事情。不然我可能不会走到今天,可能还在南京。”

爱好喝茶和收藏,让角色更“有戏”

在当下市场,戏骨迎来春天,厚积薄发的王劲松凭借对各类角色的扎实塑造圈粉。《鹤唳华亭》中太傅卢世瑜、《破冰行动》中村支书兼大毒枭林耀东、《军师联盟》中谋士荀彧、《琅琊榜》里的国舅言阙,《大明王朝1566》里贪污受贿却对身边人重情重义的太监杨金水,《北平无战事》里深藏不露、阴沉内敛的官员王蒲忱,最近他出演的纪录片《风云战国之列国》也在热播。

图片

有意思的是,王劲松的粉丝群也“约法三章”:大学二年级以前的孩子不要加入,不要送礼物,不要探班。他解释说:“太小的孩子还在上学,不要在追星上花时间;和观众之间的交流,一旦涉及金钱,不好。”

演员应该是杂家,王劲松这么认为,因此他对角色常有细致入微的琢磨。《军师联盟》中,曹操送给荀彧一个空食盒,最终荀彧郁闷而死,这个细节令观众回味再三。这是王劲松偶然看《三国志》的注解得来,由于热爱历史文化和收藏,他也把爱好带入剧中。“历史上,荀彧是病死的。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食盒?后来我查到马王堆出土的一个‘君幸食’,是一个六棱的大红漆漆盒,于是我建议剧组取‘君幸食’的造型做个三层盒子。”其中的细节安排也来自层层琢磨。比如之所以是三层,是因为从荀彧出仕到他死正好是30年。为什么是空的?意指对荀彧而言,汉献帝的俸禄没有了,再吃就是曹家的俸禄了。

王劲松爱喝茶,到剧组都会自带紫砂壶和杯子,“你没可能出去到外面找个喝茶的地方,自己准备的东西肯定合手,大小自己都用惯了。”这些自身习惯也被他带入人物和道具设计中。拍摄《鹤唳华亭》时需要一个表现宋代点茶的茶盏,盏是王劲松自己买的,带到剧组,只为拍一场戏;拍摄《推手》时需要有一个被打碎的古董茶杯,王劲松就自带道具掰了在戏里粘。“演员是比较脆弱的,你用这些东西都是为了帮助你,辅佐你更好地演戏,所以,值得花一点心思去准备,而不是完全依赖剧组其他部门。”

演员一段感人肺腑的台词背后,是过硬的台词基本功在支撑。王劲松还记得上学时,恩师程俊对自己的台词启发良多。“感谢她开拓了我的想象力,不拘泥于语气啊音标这些,给你一个全新的世界,用心去体会去接触。”那个暑假让王劲松一辈子难忘。“白天补课,还把她做的菜带给我吃,怕我营养不够。晚上,我翻墙潜回学校,轻轻撕开宿舍房门封条,躺在自己的床上。南京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座城,这里有我的恩师,我的朋友和同学,有我走过的路。”

图片

快问快答:

Z=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W=王劲松

Z:都说今年是影视寒冬,您怎么看?

W:这个行业并没有停止,还在往前走。不可否认的是,电视剧拥有商品属性,价格是波动的,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我觉得现在就处于一个符合市场规律的下行阶段,这其实很正常。今年更多地是看到电视剧的多样性,比如说网络电影比前两年更繁荣;在电视剧的长短问题上,大家会做更多考量,可能60集以上的戏少了。那就迫使我们在制作中节奏快一些,要明朗一些,这些都是变化。

Z:有给您的创作带来影响吗?

W:对我来说,我演一集和演一百集的表演方式是一样的,演员没什么变化。都是双向性,比如我看上的角色,人家有别的演员来演了;人家找我的,我也要考虑下,我能不能演,这个是在这个行业里一直需要面对的问题,不是当下的问题。

Z:您演的角色几乎都是配角,会介意吗?

W:到我这个年龄,没必要再纠结在这个事情上。主角也好,配角也好。评论一个演员的时候,没有说这是一个好主角演员,不会那么去分。把你的角色演好就行了。

Z:对您来说,今年好剧不少,是特别顺的一年吗?

W:几十年做演员,从来没有靠过运气。对于我来说,最顺的时候就是你给我一个好剧本,好班子,能够理解我,给我更多条件,让我拿着这些条件去完成我的角色。这也是我的幸运。

Z:2020年的愿望会是?

W:还是要拍戏,拍出更好的作品吧。

文 |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