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1月6日讯(通讯员 刘淼 记者 万凌云)镇江焦山碑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江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北宋开始藏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规模虽然不大,但特色鲜明,拥有以“大字之祖”——六朝《瘗鹤铭》为代表的摩崖石刻80多方、碑刻500余方,素有“江南第一碑林”之美誉。6日下午,焦山碑刻博物馆就该馆展陈提升工程,做新闻发布。
记者获悉,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基本陈列为馆藏碑刻展,是2002年扩建维修时布展的,距今已有十余年。由于当时经费、技术手段所限,存在着重要碑刻陈列地点不突出、展线不尽合理等问题。由此,已不能满足观众的要求。
再加上展室、廊柱都已经较为陈旧、剥落,为此,博物馆准备对陈列展览,做出改造和提升。
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展陈提升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将第二展室由原来的唐宋墓志室,改为《澄鉴堂石刻》展示室,以突显其重要性;将《瘗鹤铭》厅在现有基础上扩建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展示效果;将原《澄鉴堂石刻》展厅改造成互动体验室,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同时,新增一些重要库房存碑上墙,对原有的一些陈列顺序有误的碑刻进行适当调整等。
此外,在陈列手段上将进一步推陈出新。这名负责人表示,除墙面、展板、灯光等常规改造外,拟在简史厅魏法师碑上方建仿唐斗拱,背景做成镇江姓氏名录墙;《澄鉴堂石刻》展示室中间展示一幅文同“墨竹图”复制品,与碑刻交相辉映;《瘗鹤铭》厅增加以主题磨漆工艺画的形式,表现瘗鹤铭的传说等内容,达到雅俗共赏、吸引观众的效果。再者,增设多媒体触摸屏,供观众进行导览和互动临摹。
6日下午,焦山碑刻博物馆及相关单位,在焦山碑刻博物馆会议室召开了展陈提升工程会议。会上就开工时间、如何妥善的搬运、存放碑刻等细节逐一进行商谈。
尤其是安全问题,一定要高度注意。馆方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将聘请专业的、有资质的公司进行拆除。在拆除施工时,先做好保护工作、确定拆除方案,再进行拆除。
记者获悉,本项目预计于今年3月底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