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横跨餐饮界和投资界的消息,引起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注意——以服务“无所不能”而著称的火锅巨头海底捞,发布了一则招聘信息,海底捞集团旗下的量化投资平台海悦量化投资欲广招投资人才,打造国内一流的量化投资平台。在火锅届口碑甚好的海底捞,能否跨界成功?还有哪些公司曾跨界搞金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冲 马燕
海底捞2019中报截图
新鲜!
海底捞旗下还有量化投资平台
最近,在社交网络上,一家名为海悦量化投资的公司招聘实习生的事情火了。原因在于这家公司是火锅巨头海底捞旗下的量化投资平台。而从应届生求职网来看,这家公司的“橄榄枝”还伸向了清华大学毕业生。
海底捞旗下的量化投资平台招聘
据招聘启事,该公司拟招聘两位经济业务人员,用来研究投资逻辑,运用数量化方法论证和实现。其中介绍称,海悦投资是海底捞集团旗下的投资平台,依托于海底捞集团的平台优势,聚集了一批行业内精英,致力于打造专业的量化投资平台。
网友们看到这个招聘启事很是激动,有网友戏称,做了投资,火锅能打折吗?还有网友问 “去海底捞是不是可以点韭菜,今天刚收割的?是不是可以一边吃火锅一边炒股?”
淡定!
海底捞2012年就开始布局投资
1月6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通过天眼查查询获知,海悦量化投资的全称为北京海悦量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19年5月9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苟轶群。
该公司是上海海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上海海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已是海底捞旗下老牌投资平台。这意味着,其实早在2012年,拥有充裕现金流的海底捞,便开始涉足投资领域了。
信息显示,苟轶群在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一职,此外还在海底捞旗下多家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股东、高管等。
从股权穿透链来看,海悦量化投资的最终受益人为海底捞火锅创始人张勇,张勇以间接持股47.85%成为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天眼查截图
而从海底捞今年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也可圈可点。在港上市一年多,股价涨幅逾8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通过Wind查询发现,海底捞2018年9月26日在香港上市,发行价为17.8港元/股,上市首日收盘报17.82港元/股。2019年1月6日,该股收盘价为32.35港元/股。据此测算,从其在港上市迄今一年多的时间,股价涨幅为81.5%。
股价截图
提醒:
跨界玩金融也存在一定风险
海底捞跨界玩量化投资,会不会“隔行如隔山”?据中新经纬客户端,针对近日公司跨界量化投资被关注一事,1月6日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向其表示,“大家太热情了”,而提及公司成立量化投资平台的初衷及后续打算,该负责人表示,“要等做出点效果再看看。”
实际上,A股市场上也有些不同领域的上市公司跨界玩金融,结果有输有赢。
比如做自提柜的三泰控股,曾跨界玩保险。三泰控股2015年的自提柜业务速递易扩展到全国80个城市,成为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公司。当年3月其宣布以7.5亿人民币现金收购从事保险业务的烟台伟岸公司。然而,随后不久,顺丰控股2015年5月成立丰巢公司,截至2019年12月底,丰巢公司市场份额占比超过70%,而三泰控股后来保险业务经营不善,也失去了对速递易的控制权。
顺网科技曾是A股网吧龙头,2014年后市场份额高达70%。2014年5月,与方正证券合作,拟计划借此进入证券业,之后又于2015年12月推出现金贷款业务。进入2016年和2017年,其主营业务持续低迷,2017年首次出现年报净利润的下滑。自2019开始“迷途知返”,从金融业淡出,聚焦游戏与云技术,获得资金追捧。自2019年下半年起,股价大幅反弹,短短六个月时间内,涨幅达到100%。
市场分析人士提出,近两年,量化投资迎来高光时刻:在2018年单边下跌的市场环境中,量化投资一枝独秀,跑赢市场上大多数策略;刚刚过去的2019年,量化策略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收益。海底捞此时玩起量化投资,能否乘胜追击?或许,一切仍有待检验。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观点、个股仅供参考,不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