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来势汹汹,做好防护很重要,宅在家里,战疫成语也出新了!比如“不约而同”,原意说的是没有事先商量,但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如今战疫新解则是:不约会,这是大家都同意的!
科学宅在家里,来看文艺群体,非遗传承人们是怎么过的呢?
“遥控”布展顺利,
浮雕《中华九龙图》亮相台湾
南京人总会说:“过年不看灯,等于没过年;不买盏灯,等于没过好年”,在灯市买盏兔子灯,是许多“小杆子”、“小丫头”们最珍贵的记忆。带着家人逛夫子庙秦淮灯会,也成为许多“新南京人”、游客的过年标配。但是,今年元宵节不同以往。在紫牛拍咖的镜头里,今年的夫子庙因为疫情关闭,史上最安静夫子庙,没有了熙熙攘攘的人流。元宵节将至,往年都这时候都十分忙碌的顾业亮最近一直宅在家里。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淮灯会(秦淮灯彩)国家级传承人,南京市秦淮故事灯彩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顾业亮和同行们响应抗疫要求,大年三十就停止了线下售卖。最近,他也会在夫子庙值班,一天人流量达到几十万人的夫子庙,如今每天大概不足百人。“对于扎灯艺人们来说,过完年就开始花大半年的时间,筹备新一年的花灯。80多户艺人家里堆积如山,一般都有数千张灯,多的达到数万张,但大家都没有怨言,毕竟非常时期,都能理解。”
他还告诉记者,“本来年初五我们预备与参加南京市政府、市台办精心组织策划的南京---新北祈福灯会,正月十五元宵节将在台湾省新北市大都会公园开幕。但受疫情影响,我们无法启程前往。好在由于过年之前就运送到位,所以我就在家遥控指挥了。”
这两天,大型秦淮灯彩《中华九龙图》灯组调试完毕,不耽误明天展出,顾业亮就放心了。“两地是友好城市,这个元宵灯节连续办了三届,秦淮灯彩巧夺天工、美轮美奂受到大家的欢迎。但这次情况特殊,就委托当地的同行帮助我们安装了,总体还比较顺利。”
据顾业亮介绍,秦淮灯彩参展的品种很多,其中一组《中华九龙图》很特别。作为龙的传人,为了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历时三个月时间,特别运用传统工艺设计制作完成了这组灯。其挑战之处,在于通过灯彩控制声光电。九条龙颜色各异,讲究之处在于龙身光彩熠熠,还能整体传动,龙头和龙爪都能动,还会喷雾呢。顾业亮说,这组灯彩带有秦淮特色,16米长,高5米,很宏伟,以浮雕的形式展现,也实现了秦淮灯彩传统技艺上一大突破。
线上销售快递成问题,
非遗传承迎来新课题
作为南京秦淮区业亮灯彩制作中心总经理、南京秦淮灯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顾业亮和团队想出各种点子发展南京灯彩,早就涉足网上销售花灯。但最近网上销售花灯,也给灯彩艺人带来新课题。“最近大家都宅在家里,过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发生改变,心情上也要不断调整适应。对我们来说,快递不能帮我们送了,所以就算有人想买,快递是个问题。这几天我们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顾业亮说,最近,大家都在为抗疫出力,灯彩艺人也想动脑筋设计作品,比如策划一些线上灯彩义卖活动,但难点是跟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灯彩做抗疫主题还有待琢磨。他也告诉记者,“灯彩特别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南京人又特别喜欢,但秦淮灯会到第34届,遇到这次疫情突发,注定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大家一直期待防控疫情传出好消息。对我们来说,也给非遗传承带来新课题,这两天在家也在整理一些想法。应对新形势,给秦淮灯彩传承打开新局面。”顾业亮表示,最近也酝酿开启线上授课,加大非遗进校园传承力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编辑 : 张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