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我搞骨科专业不对口,可能我也已经报名到武汉了。”援湖北医护人员朱欢欢的丈夫在家信中,这样表达对妻子选择的支持。3月4日,南京鼓楼医院心脏科护士长、国家医疗队队员朱欢欢从武汉第一医院的隔离病房结束工作,晚上9点多回到驻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与翘首以盼的家人进行视频通话。电话那头的闺女突然有些心疼妈妈,因为视频中妈妈漂亮的长发没有了,脸上被口罩、护目镜勒出了一道道血痕。扬子晚报声临“疫”境栏目邀请了音乐剧王子郑云龙,用天籁之音朗读丈夫写给妻子的家书,字里行间是浓浓的牵挂。
妻子“偷偷”报名同行丈夫很羡慕
“那天你和你妈说,这次是瞒着我,自愿报名去武汉,就怕我会担心不理解……如果不是因为我搞骨科专业不对口,可能我也已经报名到武汉了。”给妻子朱欢欢的家书里,武钦华这样写道。
武钦华是南医大第四附属医院创伤骨科的医生,工作很忙,还常常有夜里的急诊手术。家里两位老人都近80岁了,女儿上小学,正是需要家长多操心的阶段,平日里,老人小孩都是朱欢欢关照的多一些。2月12日下午,朱欢欢颇有些为难地找武钦华“征求意见”:鼓楼医院下一批国家医疗队就要出征了,她是护士长,经验又对口,应该带头报名,但有些放心不下家里。
尽管也牵挂妻子,但武钦华当时就表示支持:“家里有我,你去了不要分心。”还来不及安排好家里事务,就在当天夜里,朱欢欢就接到了医院通知,第二天早上8点集合,准备出征武汉。
“消息太突然了,我当时真的有点慌,起来给她打包行李,从地下室拖出最大的行李箱,恨不得把整个家都装进去。”武钦华说,收拾完行李,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躺回床上,我一直没睡着,老婆倒是很淡定地睡了。”
第二天一早去送行的时候,他才知道,老婆之所以如此“淡定”,原来在很早之前朱欢欢就是医院第一个报名支援湖北的人。
朱欢欢和同事们抵达当天武汉正在下雪
“老婆第一个报名我还真不知道,我觉得她是有意瞒着我。”在给老婆的信里,武钦华说:“我是担心你,但非常地理解更会支持你。你要知道,我也是医生啊。”
对于老公的关心和支持,朱欢欢心里明白。她说,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武汉当地的宾馆住处空调都处于停用状态,而初到武汉的几天赶上降温,朱欢欢半夜把行李箱里的电暖风翻出来打开,终于安稳睡下,“幸好老武坚持把这个大件塞进来。”
武钦华朱欢欢与女儿武宸汐的全家福
92岁患者顺利康复让人振奋
朱欢欢负责的病区有位92岁的退休老教师。老人记忆力不太好,每天固执可爱地记录一遍护士们的名字,要把每个人的名字都牢牢记在心里。3月2日,康复出院的老人留下了一封手写的感谢信,信中写道:“我这样一个年纪已经九十二岁的老年病人,看到了希望,真正感受到了人间的关爱。”
患者康复出院时,携带的所有衣物都要进行清洁消毒,等待过程中患者穿什么?鼓楼医院的医护人员们把医院分发给自己的棉毛衫拿出来送给出院患者。有一位患者等待衣物消毒的过程中一直裹着棉被,没有穿清洁的棉毛衫,有护士问起,患者才说,等自己的衣服消毒后直接穿上,“江苏牌”棉毛衫太珍贵,要永远珍藏起来。
朱欢欢和同事护理病人
朱欢欢介绍,她所在的团队接管的病区有70位病人,接管之时,有40位危重症,如今,很多位病人的情况在慢慢好转,十几名病人陆续康复出院。共同抗击病毒的经历,让医患们建立了真正生死之交的感情,每个患者好转或出院,都让朱欢欢和同事们由衷地感到欣慰和振奋。
工作状态中的鼓楼医院医护人员
在“后方”,女儿武宸汐一直自律自主地完成网课学习任务,所在的浦口实小的老师们也给予了非常多的帮助和辅导;武钦华主动支援了医院的发热门诊,最近医院门诊恢复,他又回到自己原本的工作岗位上。武汉慢慢好转,南京逐渐苏醒,朱欢欢说,这是和平年代一次独特的保家卫国经历,大家一起加油,一定能尽快打赢这场“战疫”。
丈夫写给朱欢欢的家书孩子妈:还没下班吧?看天气预报,武汉气温依然不高,你那里不能开空调,真担心!还好我坚持让你带去了电暖风,晚上要注意保暖。你昨天说防护服穿上闷在里面,一干起活来,汗就湿透了;一停下来,又冰凉冰凉的,感觉到关节特别难受。
我一想到你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作那么长时间,心里特别牵挂!昨晚一夜都没睡好。我想了一下,不是给你带了几包暖宝宝吗?你穿上洗手衣后贴在关节处,然后再穿隔离衣,看看能不能保护一下关节,不要怕麻烦,一定要贴。那天你和你妈说,这次是瞒着我,自愿报名去武汉,就怕我会担心不理解。其实你放心,我是担心你,但非常地理解更会支持你!你要知道,我也是医生啊!如果不是因为我搞骨科专业不对口,可能我也已经报名到武汉了。
在这样的时刻,如果我们医务人员不挺身而出,那还会有谁能冲上前去?大道理也不多说,穿上白大褂那一刻,就注定了这是我们的信念和责任。“舍小家,顾大家。”总是有人要为了这美好的“大家”而冲到前头,在老公眼里:你永远是最棒的!你在那里安心工作不要担心家里,我会照顾好大苗。大苗懂事多了,她作业、课程都能及时完成,比较乖,今天还傻乎乎地和小乐乐说:“妈妈是个英雄,去武汉治病救人了。”
你们病区那个危重病人今天怎么样了?你说给他做治疗时,血喷到你防护服上了。听到这些,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没法用语言形容我当时的心情。我只能一再提醒你:操作时一定要戴好防护面屏。穿脱隔离衣时,务必、务必小心,一定按流程步骤来,安全是最重要的!啰嗦了这么多,还是不能表达此刻的心情。我在这里等你平安归来,在每一个宁静的夜晚,孩子安静地写作业,灯光下有你温暖陪伴的身影。
加油老婆!武钦华
女儿写给朱欢欢的信亲爱的妈妈:
您已经去武汉这么多天了,我每天都很想您,觉得时间特别漫长。我以前从不看新闻,现在每天都关注着新闻,害怕数字会上升,只要看到医护人员没有时间休息,我就会很心疼。我的妈妈也是如此辛苦!看到有人治愈出院了,我就很开心,因为这样的视频里,就有可能找到妈妈的身影。
朱欢欢的女儿武宸汐您去武汉后,我们几天才能视频通话一次。要知道,以前不管您去哪儿出差,我们都是每天要视频的。我看到您漂亮的长发没有了,脸上被口罩、护目镜勒出了一道道血痕。因为穿防护服过敏,身上起了红疹,我心疼极了,泪不由自主地掉下来。但您对着我笑,笑容如冬日的暖阳,您说:“我没事,等妈妈赶跑了病毒,你们就能上学了!”我亲爱的妈妈,勇敢的白衣战士,你们的努力、积极、坚强,给了我们所有人力量,愿你们早日归来,摘下口罩,让阳光洒满你们美丽的面庞!
此致敬礼
您的女儿:武宸汐
父亲写给朱欢欢的信欢欢:
前去武汉,我们都很支持你。 在国家有疫情,危难之时,医务工作者,理应挺身而出。但此行也有很大的风险,望你在工作的同时,切记保护好自己,我相信你会完成这次国家交给你们的任务。前面有万名医务工作者在战斗,后面有强大的国家力量在支持,你们是医院成建制的接管,不是孤军奋战,我们全家和全体关心你的亲人等你凯旋。
陈德刚(朱欢欢爸爸、武宸汐外公)
“音乐剧王子”郑云龙“还原”家书
一句“孩子妈”代入感十足
这次“音乐剧王子”郑云龙不唱歌,而是成为紫牛新闻《声临“疫”境》的朗读者。在录制这封书信时,他录制了很多遍,最后才完成了令自己满意的版本。开头一句“孩子妈”,就还原感十足。
郑云龙告诉记者,其实,朗诵对于音乐剧演员来说并不陌生,是台词训练的一部分,之前也曾给一些动画片和广告配过音。在美食纪录片《一桌年夜饭》中,郑云龙带大家了解家乡美食,磁性的嗓音还被粉丝评价为“气泡旁白”。
读这封家书,跟之前的配音尝试有所不同。“读这封信前我先大概了解了一下这个医生家庭的故事,稿件里写了很多细节。对我来说,重要的是把信的内容读明白,让大家知道他们的故事。重要的是做还原,而不是加入个人情感色彩。”郑云龙说,这次演绎很强烈的体验是,感谢一线的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勇敢坚定地守护在前线。“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家庭在为我们付出,我很敬佩,也很感动,祝福他们一切顺利、安全健康。”
因为热门综艺《声入人心》,充满魅力的“音乐剧王子”被更多粉丝喜爱。不仅《信》、《谋杀歌谣》、《我,唐吉诃德》等音乐剧演出火爆,他还有了更多出圈尝试。去年,他第一次出演话剧,《漫长的告白》和《德龄与慈禧》两部作品让他的演技得到磨炼。除夕夜,他首登春晚,携手阿云嘎、与李光羲、蒋大为等艺术家带来歌舞表演《亲爱的中国》。对于青岛小伙郑云龙来说,2019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去剧场看音乐剧。“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音乐剧,喜欢音乐剧。这是每一个音乐剧演员前进的动力,也是我们对职业的一份担当。”
私下里的郑云龙是一个真实腼腆、搞笑可爱的文艺男青年,微博搞笑画风也常给大家带来欢乐。疫情来袭,他跟许多人一样,基本都待在家里。“但工作一直没停,在家录歌,生活一下子变得没那么忙碌了。比起去年的忙碌,我觉得沉淀一下,思考一下是好的。也有了比较多的时间陪伴家人。”郑云龙告诉记者,“我已经一个多月没有点过外卖了,每天都自己做,其实我是很享受这个过程的。生活其实简单点才是真。”
“每天也在关注着疫情情况,每次都会被一线的白衣天使们感动。有他们在,真的很有安全感,也默默为他们祈福。”郑云龙也说,也很期待能回归剧场,期待后面的演出。
统筹 陈迪晨 冯秋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丽媛 张楠
剪辑 戎毅晔
封面 肖甜
编辑 张冰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