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约个什么时间呢?”疫情期间,原本只在特定场合下出现了“预约”强势占领了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买口罩要预约、下馆子要预约、理发要预约、扫墓要预约、连赏个樱花也要预约.....不过,你发现没,自从预约之后,景区不再人挤人,看病也不用等太久,生活也变得有了计划性。虽然有些“预约”是非常时期的不得已而为之,但有些预约机制能否就此保留?尝到“预约”的甜头,今后大家会不会“习惯成自然”的约起来?
【“约”来新变化】
酝酿很久的实名预约制推行了
“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的市民,请提前预约。”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纪念馆,在地铁2号线云锦路站的出口,就看到志愿者在指引参观者预约。因为不是周末,参观者并不多,大家出示在纪念馆预约登记码,以及苏康码、身份证等,经体温测量后有序进馆。记者发现,在手机上预约时,还能看到各个时段已经约了多少人,以此决定自己哪个时段去最合适,很人性化。
纪念馆外有多处预约参观的标识
3月21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正式实施预约参观制。“第一天1800多人,第二天2580多人,游客的接受度还是不错的。”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对记者说,推行实名预约制,这个想法已经酝酿了很久。
2015年10月,张建军接手纪念馆馆长一职,“当时的感觉就是馆内游客真多。”扩建后纪念馆设计的接待量是一年300万人次,但实际达到了800万人次,相当于南京市6家市属博物馆的总和。去年国庆节,参观量最高的一天有13.3万人涌进了纪念馆,“光场外排队就要3小时,进来之后也是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的环境严重影响到观众的体验感,我们也下定决心推行预约制。”
工作人员在帮助参观者现场预约。
提起著名景点的“预约制”,大家首先就会想起故宫博物院。2018年7月,北京故宫博物院试行“全网络售票”,并延续至今。在文博爱好者黄女士看来,预约制实施前后,“体验感有天壤之别。”她回忆说,10年前的夏天,光在故宫门口光排队买票就感觉快要“晒化”了。“去年3月份,我也是出差去北京,因为提前一天在网上预约了门票,从出门到进入故宫,整个过程都定定心心,故宫里人也不是非常多,走走看看,感觉很舒服。”
记者了解到,3月19日南京博物院恢复对外开放,由于当下疫情尚未完全解除,南博对预约参观模式进行了调整:现场取票机暂停使用,观众进场只能需要通过网上预先、刷身份证进场。南博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无论是否因为此次疫情的关系,预约进场都是文博场馆一种高效的运营模式,可以保障游客参观安全、舒适的环境。
【“约”来新习惯】
“全预约”改变人们的就医习惯
非常时期,医院又是“非常”之地,患者分散就诊是最好的避免人群聚集的方式。根据江苏省卫生健康委要求,3月12日起,除急诊、发热门诊外,江苏二级以上医院所有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全面实行预约诊疗、分时段就诊,取消现场挂号。通过在这次疫情带来的窗口期,广大市民正在接受看病需要“全预约”的观念。
医院门诊大厅醒目标示全面预约,取消现场挂号
南京卫生信息服务中心12320管理科科长管世俊告诉记者,自各大医院门诊恢复以来,预约挂号量逐步上升,3.9-3.15一周期间,预约挂号服务总量57417人次,3.16-3.22这一周,预约挂号服务总量已经增至80918人次。
鼓楼医院医院门诊部副主任潘涛告诉记者,“全预约”就诊之后,患者就诊的满意度是有所增加的,减少了候诊时间,减少了传染风险,“扎堆”没了,不论大厅还是候诊区都将比之前更有序。目前鼓楼医院专家门诊预约量达到85%以上,普通门诊预约量也在一个月内从20%升至超过40%。
但门诊全预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用手机操作挂号流程对很多老年人来说仍有很大难度,还有的人习惯到医院排上队才安心....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发达国家和地区,看病都需要提前预约,此次疫情对国内的就诊模式也是一次考验,但是离真正实现“全预约”还有一段路要走,老百姓需要逐步适应这种新方式,初期还是应该保留对老人友好的方案。
导医护士在帮助老人在自助机上预约挂号。
而对于医院来说,也在进一步探索更合理的预约模式。潘涛介绍说,鼓楼医院将从26日起增加预约时段,增至全天6个时段,每个时间段平均分配号源,“如果你预约的是11点到12点时段,11点半来取号就可以了,不需要一大早来等。”另外,医院还保留着电话、诊间预约等九种预约方式。
【“约”来新机遇】
大数据等加持,“预约”让管理更“智慧”
其实,在疫情之前,“预约”早已经慢慢渗透进大家生活,在很多方面我们已经享受到预约的便利,比如早两年南京结婚登记就可以网上预约了,“好日子”领证不用排队;点点手机,在政务APP上预约后,在一站式服务更快捷...让“预约”成为习惯,不仅节约办事双方的时间,提高办事效率,这也是一种积极的社会秩序建设。
近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到2022年,全省高等级热门景区、热门文博场馆全面实行门票预约制度。这意味着“排队一小时,游玩几分钟”这样影响游览满意度的情况将得到根本扭转。
《若干措施》中也提到,江苏将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应用。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疫情倒逼加快景区智能化升级的步伐,门票预约,就会是景区智慧化数字化管理的方向,通过大数据为景区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最终形成旅游新智慧体系。
“周末这两天我们就发现,前来参观的游客38%都是南京周边地区的,这直观反映了疫情缓解对旅游市场的影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预约制实施后便可以对游客的构成、人流量在不同时段的分布等等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开展更加精准的管理与服务。
而预约挂号形成的患者大数据分析,对医院来说也是提升医疗质量的宝贵资源。在开诊九周年时,南京明基医院就曾对外公布过医院的门诊大数据统计,患者的需求有哪些改变,近期什么问题突出,结合大数据,都能找到答案。这些答案未来会结合医院的实际,用以指导院内服务和管理的改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石小磊 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