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从豆瓣6.9分持续走高到7.6分,观众从“嫌弃”到“真香”,黄晓明、尹正、佘诗曼领衔主演的民国传奇情感大剧《鬓边不是海棠红》在一路热播、热搜、热评中即将迎来大结局。作为一部上半年的爆款剧,《鬓边》再现国粹之美,从置景、制作、服化道到选角、演技、导演组,该剧都达到了相当高的行业水准,而集合了戏曲、历史、传统文化等元素的剧情更是荡气回肠。日前,《鬓边》故事的原著作者、同时也是编剧之一的水如天接受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鬓边》是她的首部编剧作品,她坦言展现京昆之美是她创作的初衷之一,对于观众的认可她由衷地表示开心,她形容这种开心有点儿像说相声,“包袱响了,我很开心”。
初次做编剧对7.6分“挺满意”,
但还是要给追剧粉高能预个警
《鬓边不是海棠红》 开播后热度和口碑一直持续走高,豆瓣评分也从开播的6.9分一路稳涨至7.6分,水如天坦言自己也在跟着进度追,“特意充了VIP看的,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之前还没看过全片,这也是第一次看”。跟普通观众边追剧边刷弹幕聊热搜不同,水如天每天看完还会和另两位编剧小伙伴再接着讨论,“每次复盘剧情人物,也会有新的收获”。
“《鬓边》确实是我第一次写剧本”,水如天发现有些情节拍出来的效果和自己脑补的不太一样,“有些还超乎原先预期,感觉挺奇妙的”。首次做编剧,作品呈现出来可以达到目前的效果她表示“还是基本满意的”,“我给剧本8分吧,但这主要还是团队合作的功劳,我只是其中一环”。对于该剧目前在豆瓣上7.6分的网友评价她说自己挺满意的,但还是给大家高能预警了一下大结局,“《鬓边》这个故事整体是一个比较大的起承转合,高潮在结尾部分,主角配角的人物命运都会在后期有升华和转折,我相信越到后面大家会越沉浸的”。
“包袱”响了,我很开心,
纯粹出于创作激情,真没想到会火
说实话,很多网友一开始对《鬓边》是拒绝的:黄晓明?油腻!于正?狗血!京剧?不懂……但看着看着都没逃过“真香定律”,网友纷纷赞叹于“我居然get到了京剧的美”,而黄晓明凭借该剧成功“去油”,尹正的扮相和演技同样让人惊艳……对于目前基本一边倒的正面评价,水如天表示自己“挺感动的”,“创作者最开心的事就是能得到大家的共鸣,这也有点儿像说相声,演员最舒坦的就是包袱响了,我的感受也一样,很开心”。当然,争议或负面评价也是有的,“有一些来自京剧圈的老师提的专业意见,有一些是观众对于人物设定和情节的讨论,我都愿意接受,也挺高兴的,毕竟这说明大家还愿意去看看这个剧,还能引起讨论,这对创作者来说就是好事”。
其实作为流行文化的影视剧圈,戏曲这个题材还挺冷门的,甚至一开始很多人差点儿被“京剧”这个的题材而劝退,水如天当初写这个故事纯属个人兴趣,当然也没想过会大火,“几年前好朋友写了一本民国京剧题材的小说,我看了以后很有感触,就照着题材自己也写了一本。剧情嘛就边写边想,有的人物设定会和朋友讨论一下。当初还真没有别的宏大愿望,也没想到会有多少人来看,纯粹是出于兴趣爱好、创作激情”。
将来大家会像看话剧一样,
去剧场里感受戏曲有多美
谢场、边式、卯上、打卦、水词……剧中很多京剧“行话”这次也算给普通观众科普了,网友边看边感慨“一看编剧就是内行”,水如天向记者讲起了自己的“戏剧情结”,“我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剧团跑过几年龙套,就会把戏曲演员言行举止、生活起居、典故趣闻等回来给我说说。外公是京剧迷,母亲和外婆听越剧,祖母又酷爱沪剧,所以我听戏比较杂,基本都只是爱好者级别,最喜欢的还是京剧旦角戏,喜欢程派的《锁麟囊》,喜欢张火丁”。她在生活中也有两位从小学戏的资深票友朋友,“在他们的帮助下,细节知识更丰富了些”。
除了剧中人物的命运和历史的走向,很多网友也被剧中京剧的程式化之美、文化内涵之深厚所着迷,水如天坦言其实剧中戏曲部分的创作是比普通剧情推进更耗时耗精力的,“我们每场戏曲从故事内涵到唱词人设都和现实剧情互相呼应,这一部分在创作中其实花了我们非常久的时间,反复推敲,这中间还有新编戏,重新赋词的内容……由于镜头篇幅原因没能展现完全,有兴趣的观众可以挖掘一下”。
之所以要花费如此多的“写作成本”在剧中展开“或许观众不会接受”的戏曲部分,水如天强调展现京昆之美是自己写剧本的初衷之一,“我在写小说的过程中发现:视觉听觉上的感受转化成文字表述非常难,相隔天堑,需要读者靠想象力。这一点,影像的优势就比较大了,可以更直观用视觉效果告诉大家京剧有多美:京剧扮相很美、武打做工很有功夫、唱腔经得住反复的听、词也写得精致漂亮,都是许多年几代艺人方方面面反复打磨过的精品”。随着网络时代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及多元,很多人担心戏曲的发展,尤其年轻人还会不会有耐心去看戏,水如天对此还是相对乐观,“戏曲要像上世纪那么普及可能难了,但是只要宣传得当,吸引一部分年轻人肯定可以,将来大家会像看话剧一样,去剧场观赏戏”。
“我就是一个80后写文的”,
正在写一部武侠剧,但不会把编剧当职业
编剧这几年是个有点儿争议的行业,因为宣传周期、大牌演员、制作成本等诸多因素,现在很多电视剧尤其是IP剧越拍越长,甚至会出现内容注水、配角加戏、强行狗血等现象,很多时候观众难免会把这些都怪到编剧头上,还有人开玩笑“要给编剧寄刀片”。初次当编剧的水如天对于这次《鬓边》的创作经历还是很愉快的,尤其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对于合作过程,她坦言没有遇到被要求拉长集数等行业乱象,“但是我们这个剧本台词比较多,所以拍出来也确实比原剧本集数多”。
对于爆款剧,网友的挖掘是多角度全方位的,但大家发现:《鬓边》的作者水如天相当低调,在网上甚至找不到照片、简介及更多作品,水如天坦言自己并不是职业编剧,她给自己的定位是“就一个80后写文的”,“我不靠写作谋生,但是以后肯定还会继续写小说。小说是写给自己看的,自己给自己说俏皮话听,很自由很愉快。编剧面对大众,要时刻考虑观众感受,而且对体力要求比较高,有交稿时间剧情设置方面的硬性规定,和我本人性情、创作理念都比较相左,以后应该只有特别钟爱,特别有灵感的项目才会参与,不会勉强自己把这个当成职业”。
对于目前的创作,她透露正在做另一个剧本,“也是我们原创的一个小说改的,古装武侠题材,叫《七侍郎》,也已经完成一半多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