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乐高很风靡,家长又爱又恨地说它是个“巨坑”,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有痴迷成魔的玩家通过层层考核面试后成为了“乐高专业认证大师”,目前全球共19位,最年轻的当属90后常州小伙蒋晟晖,他也是中国大陆首位。记者在他的常州工作室初见他,四月乍暖还寒,他脚穿洞洞鞋,短袖T恤,采访前要先喝可乐续命,典型的IT男。他说在美国读计算机博士时靠乐高解压,痴迷到把家搬到乐高店对面,2年前成为乐高专业认证大师后,毅然放弃自己的医疗数据公司回国,专注将“中国元素”注入乐高这个新兴媒介。他说,能实现各种“兴趣爱好自由”,得益于父母给了最适合他的教育方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文 杨泽华 摄
不疯魔不成活,在美国攒了3吨重的乐高
“乐高专业认证大师”,对记者以及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蒋晟晖介绍说,其英文全称为“LEGO Certified Professionals”,简称LCP,可以说是官方给予乐高玩家的最高评价,签约后成为乐高商业合作伙伴,日常帮助其品牌推广,虽然不是乐高的员工,但获得这个称号的人,往往意味着他今后的全部工作就是搭建乐高积木。
10多年前,乐高专业认证大师项目从欧美开始,3年前才面向中国大陆地区开放申请。当时27岁的蒋晟晖抓住了机会,申请后经过层层考核和面试成为LCP,“至今全球共19位,年纪最大的跟我母亲一样大,有50多岁。”
蒋晟晖1997年小学二年级时结缘乐高,广州亲戚送了他一个乐高1996年太空系列小飞船,他用30分钟就拼好了,现在还在家里放着。放下这盒乐高后,蒋晟晖有10年多没再接触它,在南京读大学时偶尔在凤凰书城楼上看到过。后来他到澳洲读书,经常从超市买打折乐高,一般一周一盒,拼完再买,慢慢就玩起来了。
“真正的疯狂,是去美国读博后。有多疯呢?我特地把家搬到了乐高旗舰店对面。”2013年蒋晟晖刚到美国读博,一查发现住处附近有乐高直营店,开车30多公里赶过去,这是他第一次踏进直营店,看到了乐高所有在世产品,“我真的一下子被点燃了,什么都想买。”后来他索性把家搬到店对面,几乎天天去店里报道,不买东西也去走一圈,去零件墙看看有没有来新零件,“我那会有个60多平的房间,三面墙装上货架专门放乐高,光买套装系列就花了我10多万美金。哎,那会做玩家,对每一颗零件都很珍惜,幸福感超强。”
2017年蒋晟晖回国时把他在美国购买的所有乐高都打包带回来了,“好家伙,我居然有3吨重的乐高。你想想,乐高的零件最小的0.78-0.8厘米。3吨是什么概念?!当然了,运回国的代价也很大。”
放弃美国工作生活,父亲仅说“你决定就好”
常理来看,放弃美国可预见的美好未来,回国进入一个未知领域,而且是由兴趣爱好发展出来的新领域,对绝大部分人来说,这都是一次冒险。
回忆这段抉择,蒋晟晖说:“如果把这个选择给1000个人选,可能999个人都不会选我现在这条路。当时我完全可以移民美国,并且我的医疗数据公司前景也很好,合作伙伴都是顶尖的,跟我的计算机图像学博士专业又对口。但是说实话,当时我真的没时间做选择,这算是一个勇敢的决定吧。”
当时他没时间考虑是真的。2017年暑假他申请LCP,等了3个月,去丹麦面试,再到上海最终面试,10月签约LCP,“10月底我回美国,11月底我在常州的工作室就要开工。我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处理美国的公司,结束那边生活,并打包回国。”
蒋晟晖说,这些与父母从小对他的教育分不开,“有一点特别受益,他们对我从不加限制,我想做什么,都可以跟他们说,他们从不阻止。他们的观点是,如果我掉坑里,就自己爬出来;如果做得好,就自己去品尝成功的喜悦。如果他们曾经阻止过一次,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我。”虽然上初中之前,从商的父母对他的成绩要求极其严格,但30岁的蒋晟晖早早就跟父母和解。
作为家里的独子,父母善于给他平台,蒋晟晖去美国读博后,父母就有计划退休后去美国小住。因此当时决定回国时蒋晟晖给父亲打了电话,“父亲说,你回来干嘛?我说:你知道的,我一直玩乐高,我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回去做乐高官方的商业活动。”跟记者聊到这里,蒋晟晖停顿了一下,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说:“我当时很惊讶的是,我父亲对此并不惊讶!他只说了一句,你自己决定就好。真的,20多年都没变,还是这句话。”
很多好朋友至今仍想不通蒋晟晖的这个决定,蒋晟晖认为,成年人确实是权衡着利益、看着未来做抉择的,谁都希望朝一个既定又安全的方向走,“我当然也短暂想过,以乐高为事业,我能不能做好?能不能有效维持生存?不过所幸没时间犹豫,现在也没想过后不后悔。”蒋晟晖很笃定地说,人真的不能太安逸,他从来没有依赖过父母,无论是此前玩各种兴趣爱好的花费,还是这次工作室投资的2000多万,都是自己挣的。
当然了,2012年时,蒋晟晖就去乐高LCP官网看了当时LCP们的故事,发现他们基本都为了LCP而放弃了本职工作,比如著名的乐高艺术家Nathan Sawaya,代表作是《Yellow》,他原先是薪水很高的律师职业,“原因应该都很简单吧,就是它能带来快乐。”
专注中国元素,漫威英雄“碰撞”京剧脸谱
“我学的计算机专业,所以知道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任何一款软件可以符合工作室的专业搭建需求,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在脑海中构思、建模,甚至是一块块去配去试。”蒋晟晖告诉记者,乐高零件表上有1.3万多种,且都是标准化零件,最小的0.78-0.8厘米之间,造型和颜色各异,这些是蒋晟晖构筑乐高王国无限可能的基础,他擅长的乐高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中国特色,从建筑、园林到雕像、马赛克画,甚至是过年系列。
从2017年底到现在,蒋晟晖已搭建了100多件大型作品,有浓郁中国风的漫威超级英雄脸谱;也有2吨重,一比一真车模型;也有《清明上河图》这样66米长的巨型作品……
2019年《复仇者联盟4》上映前,漫威在中国举行映前特展,主办方本来只想做颗粒化英雄人物头像,“但我认为应该具有中国特殊性,就混搭进了京剧脸谱元素。为了达到侧面圆弧型的完美效果,我们用乐高最小单位的薄片一层一层垒,工作量巨大,一个脸谱需要4个人忙5天。钢铁侠、美国队长等复仇者联盟初代6人组,从设计到制作,耗时19天,用了67万个积木,累并快乐着,后来放到上海人民广场展出,瞬间成为漫威粉丝的拍照圣地,真的超有成就感。”
到目前,他最大也最费时的作品是“清明上河图”,长66米、高2米,用了220万个乐高积木,6人团队一个一个按,花了8个月。他给记者看了他的手指,“有人喜欢用大拇指和食指按,有人喜欢用发力更好的手指关节按,大型模型还需要用上榔头。相同的是,乐高玩家的手上到处都是老茧。”
“乐高以颜色丰富著称,然而《清明上河图》虽有很多版本,但色调均是昏暗的,我们选择了清院版,但难度依然很高——如何实现做旧色?如何控制整体颜色?如何实现颜色过渡?都需要我的计算机技能。”蒋晟晖说,为什么他能短期内做100多件大型作品,离不开他的计算机专业。在他看来,计算机是万能的,他写了很多程序,比如帮助实现最清晰的模块分割等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效率。还有乐高零件那么小,每次订货都成吨,如何做好库存索引?零件缺失了如何警报?他都写了小程序,“如今全国的乐高门店越开越多,我需要为每家门店打造镇店之宝,如果速度慢了,我就没时间做其他自己想做的。”
文旅结合,是他目前倾注心血的领域。他认为,乐高可以成为小朋友学习传统文化的纽带,“西安第一家乐高店开业时,我做了一对兵马俑乐高模型,一个斑驳素色,一个色彩艳丽。引发了很多小朋友的好奇心,问我为什么有彩色兵马俑。其实我们在浏览史料时发现兵马俑入土前是彩俑,出土后很快被氧化才变得斑驳,这样我一对儿放在那里,就在向小朋友传递了兵马俑背后的故事。寓教于乐不是简单的还原,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乐高文化如今成为新型媒介,在中国辐射越来越广,多地政府、文博部门向他发出合作邀约,比如2018年上海进博会,用11.2万块积木为进博会的吉祥物“进宝”量身打造了一幅颗粒马赛克墙;大连有轨电车运营110周年时,蒋晟晖用时120小时,第一次把乐高所有可用的36种颜色全部用在了一幅呈现大连市民与有轨电车的场景画,等等。
蒋晟晖把工作分成两块,一方面是打造还原实物的地标,另一方面是主题作品展,深厚的中国文化是他的灵感源泉,未来他想多制作此类作品,让世界看到中国特色乐高作品的独特魅力。
早早实现“兴趣爱好自由”,好奇心之后是热爱
闲聊中记者发现,令人羡慕的是,蒋晟晖似乎早早就实现了“兴趣爱好自由”,拥有好奇心,又能保持热爱。
比如学乐器,三年级时他自己选择了刚兴起的萨克斯,“萨克斯其实很难学,很多人学个一两年就放弃了,但我却坚持到现在,已经21年了,还收藏了10多把萨克斯,家里一个大柜子里放着我从世界各地搜罗来的谱子。”
蒋晟晖的第一桶金就来自萨克斯。那会萨克斯算冷门小众乐器,颇得婚庆等场合青睐,他初中就开始演出挣钱,一场收入100元,刚好够买教材。到南京读大学时演出吹一首,能收入3000元。“我从小就有一张银行卡,自己挣的钱都放进去。算下来,光吹萨克斯大概就挣了17万。”
当年吹萨克斯的蒋晟晖
另外,蒋晟晖还喜欢收藏各种电玩以及古董电玩产品,“家里有8个柜子放着各类限定的主机。这个行业虽然在衰退,但我还在坚持,每次去日本都会收藏一些。”
他还是个“资深吃货”,甚至要出一本不赚钱的书。“从小父母忙工作,就让我去门口饭店解决,吃腻后我就自己学做菜,七八岁就开始炒菜。家里有亲戚家在大饭店工作,我还去学过颠勺,那做出来的味道跟家里的完全不一样。”蒋晟晖自诩孤独美食家,喜欢去日本、韩国吃,十多年收集了280个日本饭店,几十家韩国,都不是米其林餐厅,却是最接地气的小巷美食,每次都拍照、整理文档,他还准备出一本书,分享给同样口味的人,“如果不是热爱,我不会每次一个人还点那么多菜”。
“热爱需要坚持,金钱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时间和精力。”蒋晟晖日常时时关注萨克斯、电视游戏行业、乐高这些新动态,对配件的熟悉甚至超过专业人士。对很多人来说,这些是休闲是消遣,但他却很热爱。再比如,高中他烫了卷发后就想搞清楚烫发是怎么回事,于是高一高二两个暑假,他就去理发店学剪发、烫头、卷杠。他喜欢什么,就想研究透彻。
不等记者震惊完,他说到:“你别看我现在身材是这样的,其实我还很喜欢极限运动,比如跳伞、滑雪,蹦极,潜水证、跳伞证我都有,在美国我还加入了过山车协会。”蒋晟晖说,他不是去追求感官刺激,也不是解压,就是对很多东西充满好奇,甚至还有个梦想,就是35岁退休后去日本进修两年,学法式甜品和烘焙。虽然他已经去了世界很多地方,但依然想环游世界,风景在其次,主要是想看看自己还有没有其他爱好。
快问快答>>
J=蒋晟晖
K=孔小平
K:现在还拼乐高吗?
J:实事求是说,现在反而没时间拼了。生活需要平衡,白天的工作全是积木,晚上我不能再对着它。
K:那是不是意味着你开始对它没有热情了?
J:不对!这反而能让我保持热情。我能始终充满热情,就是靠我的调节和平衡。晚上回家我改玩游戏了。哈哈哈哈,还会练萨克斯。前几天去兰州出差,疫情期间嘛,就在酒店拼了一个小套装。如果有时间,我想把今年乐高所有新品都拼一下,感受乐高设计师的新创意。
K:今年乐高创作上有什么大计划?
J:非常多。比如今年要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展,还与故宫600年有合作,都在前期策划中。
K:家长对乐高是又爱又“恨”,你怎么看?
J:玩乐高肯定是快乐的,但每个人快乐的点不一样。很多家长也问过我,小孩怎么可以玩好它。我认为,其实不存在谁玩得更好,你能说这个小朋友拼的苹果比那个小朋友的差吗?不能!乐高作品没有好坏之分,都是创意。所以我从不评价,也从不当此类比赛的评委。我认为,所有的创意都值得尊重、欣赏和鼓励。
K:以后会不会让自己的小孩玩乐高?
J:我会让他不要碰我的东西!哈哈哈。
(面对面系列作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编辑 : 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