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讯(记者 刘浏)在南京的野外偶然发现小型哺乳动物、路边看到可爱的鸟类或者昆虫叫不上名字?一本《南京常见野生动物识别手册》可以帮到热爱自然的你。这本由南京守望自然科普中心编辑,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册收录了数百种南京可以观测到的各类动植物介绍,江豚、虎凤蝶、秤锤树这些南京本土动植物均可以在书里找到。
5月22日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日,在由南京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的《南京常见野生动物识别手册》新书发布会上,作为主题活动之一,中国动物学会、江苏省动物学会、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的重量级专家学者齐聚,开启南京生物多样性沙龙,现场分享解读本土生物生物多样性。
记者了解到,《南京常见野生动植物识别手册》是南京第一本本土野生动物综合类的科普图鉴。严格遵从本土、原创和科学原则,书中所有图片均为物种的生态图片,并不是教科书式的手绘或标本照,而是出自本土自然工作者,这些真实的生态背景及鲜活的实地拍摄有利于市民更好的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书中收录了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和爬行动物、鱼类、植物等等篇章,几乎囊括了大部分在南京常见的野生动物。《手册》编委会主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杨光介绍,书中收录动物253种、野生植物96种,每一种动物的介绍包括图片、观察时间、栖息地和物种概述,便于野外观察时迅速查阅。“主要针对青少年、普通市民和自然爱好者,便于他们在野外观察等场景中使用,了解身边的好邻居、好伙伴。”除了这些非常实用的专业信息,文章里还收录了四位专业作者的心路历程。他们与物种之间有什么样的互动故事。记者发现。有意思的是书末还增加了“我的南京物种记录”,可以收集记录自己的观察日记。
南京市生态环境宣教中心姚建军书记介绍,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南京有近500种野花、400种左右鸟类、100多种鱼类。目前还发现有140余种蝴蝶、7种萤火虫等本土美丽物种。长江江豚、中华虎凤蝶、震旦鸦雀、秤锤树、珙桐等多种具有南京地域特色的珍稀动植物,代表着一张张南京生物多样性的名片。”姚书记说,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各有关部门也制定了相应领域专项保护计划,开展了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记者获悉,今年市生态环境局还牵头开展了首届南京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推选活动。品牌教育活动“自然小课堂”和“生态名片巡展”,长期关注本土生物多样性宣传教育,打造系列生态环境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