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砺锋六神磊磊“忐忑”话心中最爱,聊到动情“穿越”了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6-06 17:23

6日下午,由南京市铁心桥街道、中心荟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主办,新华日报社南京分社、新华日报全媒体文化新闻部、交汇点新闻等单位承办的“文化名家进铁心”迎来2020年的首场活动——“诗歌中的文学之都——莫砺锋、六神磊磊谈诗歌”。 一位是学界前辈,一位是自媒体达人;一个说杜甫,一个说李白;一个是大V,一个根本不上网,而说起穿越到诗歌古代,“对话”心中最爱的诗人,竟然在交集中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图片

这场对谈,让他们都有些“忐忑”

“刚才六神磊磊说他来之前因为要跟我对谈心情忐忑,其实我的心情也很忐忑。我本来不知道六神磊磊是谁,因为我不上网。有朋友跟我要手机号码,我手机里面只有一个联络人,就是我老伴。”莫砺锋说,但自己不排斥跟年轻人交流,还调侃说,“没想到老伴认识六神磊磊,她告诉我他粉丝很多。你们别意见不合,再吵起来。还好,我们今天没有吵起来。”

六神磊磊回应说,“莫老师开玩笑了,粉丝怎么可能骂他。自己倒是经常被专家学者骂的。唐诗浩如烟海,我不是专业学唐诗的,而是学新闻出身,常感觉杜诗博大精深,忐忑是真实的。”

谈及这场对谈,莫砺锋有些感慨,“我1984年在南大博士毕业,六神磊磊就是那年出生的,所以我们是两个时代,正好是接起来的,我想跟他这么年轻的一个在网络上面非常火的唐诗专家,一起来讲讲唐诗,可能会使我这个垂垂老矣的人感染一点青春的朝气。”

图片

一个说杜甫,一个说李白,绕不开的是南京

“南京和唐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翻开《唐诗300首》,就会看到很多南京人熟悉的地名、秦淮河、石头城、凤凰台、台城、朱雀桥、乌衣巷等等。南京还有一条普通的里巷叫长干里,在《唐诗300首》里面出现三次。全唐的诗一共305首选入,其中3首写长干里,这个比例实在太惊人。”

唐诗中写南京,多有怀古之情,或者以地名为背景,写南京的老百姓,充满着生活气息和情感故事。莫砺锋以一首崔颢的《长干行》为例——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可以想象那个情景,秦淮河上船来船往,这个姑娘主动自报家门,说明她对这个小伙子颇有意思。而小伙子的回答是——’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莫砺锋表示,很多人觉得小伙子的回答很木讷,有点南京大萝卜,其实不是。“‘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的言外之意是‘相逢恨晚’,让人展开一系列的对于爱情的联想,这真是一首美丽的情诗。”

作为单篇唐诗题材文章微信公号阅读量达百万次的自媒体号“六神磊磊读唐诗”的创立者,六神磊磊用最时尚的语言把唐诗包装一新。这次来到南京,六神磊磊向观众还原了诗仙李白在金陵的经历和心境。

在六神磊磊看来,唐朝诗人对六朝的都城金陵有着深厚的感情,唐朝诗人吟咏六朝,无外乎“怀”“叹”“伤”“恨”四种情绪,但李白则显得与众不同。“南京被认为是李白活动最多的城市,尽管他也怀,也叹,也伤,也恨,他在金陵写的诗不脱‘兴亡’二字,但是他有‘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的豪迈气,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雄浑气,还有‘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烟火气。”

李白一生的多面,在金陵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凤凰台上的李白怨怅,牢骚,怀才不遇,于是他感叹“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永王船上的李白幼稚,天真,具有理想主义,所以他写了“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金陵酒肆的李白则温暖、柔情,充满着烟火气息,于是他又写成了“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六神磊磊说,今世之人读此诗时,李白和朋友们的举杯对饮画面依稀浮现眼前,“我喜欢的便是这么一个可爱的,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李白。”

图片

喜爱的诗人只有一个名额,选谁呢?

莫砺锋说,给我两张选票,一张给李白,一张给杜甫。李白和杜甫,被认为是唐代诗坛上闪耀着的两颗巨星,历史上也一直存在着“李杜之争”的论调。“若真只有一张,我投给杜甫。我觉得一个人在人生中尝过一点生活的酸甜苦辣,那时会觉得杜甫离我们很近。”

六神磊磊感怀说,“我常想,如果能够穿越回唐朝,见一下杜甫,能不能跟他说,现在虽然你的处境如此,但是你不要难过!未来大家热爱你,喜欢你,吟诵你的诗!”

“读古人、研究古人经常会有一个梦中交谈,我1990年写《杜甫评传》的时候,真是日思夜想都是杜甫。有一天晚上梦到杜甫,他跟我聊,我记得他说的是河南方言,但是我醒来以后,却想不起他说了啥,懊恼得不得了。”莫砺锋回忆这段与杜甫的“对话”说。

六神磊磊也分享了疫情期间读莫砺锋《杜甫评传》时的经历,“这本书中的很多情节,让我热泪盈眶。比如莫老师在书中写道:1973年深秋,我正在地里用镰刀割稻。忽然,一个温和、苍老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在六神磊磊看来,一个破败的茅屋里,一位青年和诗圣杜甫实现“隔空对话”。“伟大的诗人,他们的心境和我们是一样的,他们的悲忧喜乐和我们是相通的,我们为着同样的事情而欢乐、感动,这就是读唐诗的意义。

“当孩子们被问到最喜欢的诗人,所有的答案都是李白。” 六神磊磊回顾自己上唐诗课的经历调侃道:“真是‘杜甫爱人民,人民爱李白。’”

图片

穿越到古代,会选择哪个朝代呢?

有意思的是,假如说可以穿越到古代,莫砺锋说,自己不会选择唐朝。“我虽然对杜甫情有独钟,但我并不想穿越到唐代去,不想到杜甫身边去,说实话诗圣不是容易做的。那么艰苦的生活,那么悲惨的遭遇,远远地看看就行了。”

莫砺锋透露自己会穿越到北宋去,“我第二个最喜欢的古代偶像是苏东坡,我研究苏东坡写过《漫话东坡》,就是用漫谈的方式来谈一谈我心中的苏东坡。”当看到偶像被贬黄州开荒种地,“我心里真是百感交集,这么德高一代、才高一代的人流落到这里。看他种地,又很遗憾。因为东坡到黄州开荒种地,官家借给他30亩荒地,第一年种大麦还可以,第二年种水稻,40亩地打下来的稻子还不够全家20人的口粮。”莫砺锋笑说,“我想穿越到北宋帮苏东坡种地。我19岁到29岁都种水稻,我种得太好了,种水稻一把手。我有10年的务农的经历,到黄州当志愿者,我不相信40亩地不够20人口粮,一定会够的。”

图片

大家步入社会后,该怎样学诗词?

莫砺锋的方法是,要把在语文课上学习古典诗词,甚至是对付考试,跟平常的诗词阅读分开了。“我曾经到教育部去参加过高考命题,为什么高考的语文卷从来不许写诗歌呢?就是因为难于打分。作为语文写作的诗词,老师一定会强调标准答案应该怎么理解,这不是我们一般的阅读。一般的阅读要脱离语文教学。”

脱离语文教学的阅读是什么?“我的感觉就是你直接读作品,你不需要去读太多讲解、理论分析,教科书往往倾向于标准答案。而事实上没有标准答案,一千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李白一千个杜甫,你按照自己的喜欢自己的理解去挑选就可以了。”

莫砺锋说,“只要读得多了,读到后来大家基本的判断是接近的,不会南辕北辙。诗歌是古人传下来的东西,凡是好的诗词就是写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间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跟我们都是相通的。”为什么抗疫的时候的那些诗句,像“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大家很认可呢?“就是他表达的那种感情,在不同的空间互相关怀,这种感情和今人也是相通的,这一点上有永恒的魅力。读不用太顾及教科书,我以前写过《莫砺锋诗话》,就写自己的读诗歌的感想,完全没有标准答案,就是日常生活中间读这首诗是什么想法和感觉,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六神磊磊说:“确实是,很多很好的诗我们都没有发现,居然它是唐诗和宋词。我妹妹不读唐诗宋词,我跟她讲不是。相看两不厌,你知道是唐诗吗?她说这句话我经常说啊,但是我不知道。这就是李白的诗。再比如现在人喜欢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就是古诗,只是大家不知道。”

至于怎么读诗,六神磊磊的方法是,选一个目前比较好的选本,它选诗的口味不是很偏颇。读了唐诗三百首,找到自己喜欢的诗人,李白也好,杜甫也好,李贺也好,李商隐也好。“你对他感兴趣,你想读他的传记,想读他的选集,甚至以后胃口大一点读全集,慢慢来。像莫老师求学过程中,杜甫对他有巨大的指引作用,像灯塔一样,其实就是找到一个喜欢的诗人。”

图片

这个问题少不了,怎么引导孩子读诗?

带干货的机会,在场的家长们不会错过。六神磊磊认为,其实方法都很简单,我们现在大家都把唐诗当成儿歌来教,唐诗就牛在,既是中国文学殿堂里面最高最璀璨的明珠,文学成就能这么高,但是它有的时候又能摇身一变成为儿歌,至高至简。“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再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我们当儿歌一样念,琅琅上口。简单说,就是让孩子读经典,读名篇,让他喜欢。然后有条件的,给他讲讲故事,讲讲诗人的故事。读一些有注释的版本,爸爸妈妈也可以借机拓展一下知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交汇点记者 余萍摄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