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过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东风悦达起亚终于迎来新的曙光。5天前,东风悦达起亚公布了5月份的销量数据:总销量达到23535辆,同比增长12.1%,营业额亦同步增长25.6%,不仅止跌回稳,且复兴有望。
销量报告中的一些细节,也颇耐人寻味:新一代智跑销量为8970辆,同比大增58%;以新一代智跑、全新一代傲跑、全新一代K3、新一代KX5牵头的四款10万元以上战略车型占比由去年的55%上升至78%……
这就如同高速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一样,销量增长的同时,含金量也有了提升,这比单纯的销量增长更给人信心。曾被称为“三明治”的韩系车,面对欧美强势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双重挤压,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最终沦为与自主品牌“打价格战”来赢得一席之地,这对品牌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因此,产品结构的优化、保持品牌向上的势头对东风悦达起亚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俗话说,功夫在诗外。销量数据的背后,是东风悦达起亚一连串提振士气与信心的务实举措。这也是李峰上任后带给这个企业最大的变化。
记得去年11月在珠海的新KX5试驾会,这是李峰履新东风悦达起亚总经理后首次在媒体前亮相。李峰说的不多,但每句话都能感受到他承受的压力与大干一场的决心。记忆深刻的有如下几句:
东风悦达起亚现在最重要的是不能再犯错了。因为市场已经不会再给它纠错的机会了。东风悦达起亚需要恢复信心,需要每天一点点的进步。
东风悦达起亚要准备过几年苦日子,最少3年。
东风悦达起亚应该坚持市场导向,将“客户第一、经销商第二”的原则执行到位,不再以产能订目标。不要一味追求销量,而是求质……
这半年多的时间,李峰没再高调说过什么,但东风悦达起亚一直在过苦日子中,恢复信心,务实进取。
比如,从去年底开始,调整主机厂与经销商的关系,制定合理恰当的经销商策略,吸引了22家退网和休眠经销商重新回归。当月,东风悦达起亚的经销商库存为45156辆,库存比控制在1.5以内的良心范围,达到了预期目标。
比如,全新一代傲跑开启业内首创的“包牌价”,以包全额购置税、包全险、包三年免息的方式,一站式解决消费者购车时产生的繁琐费用,挖掘不同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体现出品牌的差异化和服务的差异化。
比如,今年1月,东风悦达起亚与搜狐正式签约时尚战略合作。通过签约10强选手、冠名赞助搜狐2020狐友国民校草大赛,抓住年轻人、抓住粉丝、抓住圈层、抓住数字化、抓住新潮流,打造出东风悦达起亚品牌不一样的外延,把时尚和东风悦达起亚的产品、消费者契合起来,令东风悦达起亚“年轻、时尚、运动、科技”的品牌形象植根在年轻人心中。
比如,在疫情期间,推出了业内罕见的“爱新不断”计划,帮助因疫情推迟购车计划的人重拾购车信心。如果用户购车后有供车困难,主机厂将帮忙偿还6个月的贷款,若用户在一个月内想置换品牌其他车型,可以享受“原价回购”服务……
与此同时,东风悦达起亚重新祭起技术的大旗,还起亚技术实力的本来面目,让被国内消费者严重低估的起亚技术,回到它应有位置。再次点亮起亚品牌的技术与品质之光。
技术创新作为品牌向上的坚实力量,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起亚的发动机技术在全球一直领先,多次获得沃德十佳发动机的称号。
起亚全球首创的第四代CVVD发动机技术此刻正在被引进。CVVD系统主要由可控制气门开闭时机的DVVT进排气双可变气门正时技术与可控制进气持续时间达到最优的CVVD连续可变气门持续期两大核心技术组成,它解决了市面主流的DVVT+CVVL组合通过气门开启深度来改变进气量不充足的问题,实现了发动机在气门控制技术领域新的突破。
在江苏盐城,东风悦达起亚的世界级现代化智能工厂普遍应用象征“制造4.0时代”的尖端智能制造技术,引领行业潮流。其中,东风悦达起亚第三工厂更是一座集高效、环保、节能于一身的现代化汽车制造工厂,拥有国际先进的汽车制造设备和技术,从生产技术的源头上为产品提供品质保障。
在品质上,东风悦达起亚在生产过程中引入全球质量管理系统(GQMS)、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MES)、生产完结系统(IQIS)三大质量管理系统,为车辆品质保驾护航。去年底,东风悦达起亚获得J.D.Power新车质量研究(IQS)主流车品牌第一,连续5年入围新车质量主流车市场前五。
有技术、有品质,还要有产品。将于今年9月上市的新k5凯酷,有望为东风悦达起亚的发展增添新动力。
凯酷海外版在韩国本土市场备受推崇,上市后不久便斩获了超5万台订单。国产版凯酷,除了颜值,可圈可点之处甚多。它产自现代起亚最新i-GMP平台,具有更轻量更强化的车身,有效提升驾驶性能和乘坐体验。搭载起亚全球首创的CVVD第四代发动机,可以灵活切换阿特金森、米勒、奥托三大循环,真正兼顾了动力性能与燃油效率。同时,它的车身加长了75mm,轴距加长了50mm,搭载的1.5T+7DCT、2.0T+8AT两种动力总成均比海外版强劲。
如此看来,对于东风悦达起来的明天,我们有了更多的期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高南佳
